【摘 要】
:
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升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都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为了主动应对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赋予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含义。那么,国内、国际循环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测度了省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升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都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为了主动应对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赋予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含义。那么,国内、国际循环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测度了省域层面国内、国际循环依赖度,揭示国内、国际循环依赖度及二者相互促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能够丰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成果,也对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研究国内、国际循环依赖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并梳理和总结有关文献。其次,测算和分析省域层面的国内、国际循环依赖度、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差异。然后,分别探究依赖国内循环、国际循环及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机理。接着,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1-2018年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及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层面的国内循环依赖度远高于国际循环依赖度,且不论是国内、国际循环依赖度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及协调发展均呈现出显著地域特征;(2)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国内、国际循环依赖度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且国内循环依赖度的影响力度更大;(3)我国省域层面国内、国际循环间的联动发展程度较弱,尚未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甚至出现负向影响;(4)居民消费水平、固定投资质量、创新能力、政府干预程度及基础设施水平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最后,基于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本文从夯实国内循环基础、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强化国内、国际循环联动、注重地域发展差异及充分发挥政府支撑作用等方面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新引擎,为经济发展增添了稳定性和协调性。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和活力源泉,良好的营商环境降低了服务业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行业准入门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有效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释放服务业巨大发展潜力,营商环境优化是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营商环境水平与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
着力提高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这不仅有助于资源型城市自身化解经济增长、环境污染、资源约束三者之间的矛盾,破解发展桎梏进而迈入良性社会发展轨道,而且关乎到整个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经济高质量变革。现实经验和诸多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进程中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作用的发挥,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进行干预与引导是尤为必要的。其中,国家开发区
长期以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农业强国”写进党代会报告,突出了农业、农村、农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居民在城乡之间迁移呈现常态化趋势。从短期来看,农村居民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伴随着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单个劳动力劳动强度的提高和农户物质投入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农村青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作为一种新兴交通工具,高速铁路的建设提升了要素的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2013-2019年中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将高速铁路的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高铁开通对城市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可以显著改善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均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会从供给端与需求端深度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整个社会平稳发展的压舱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会从供求两端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
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里,迎来了高速发展,庞大的制造业有力的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制造业一直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典型产业,加之我国制造工业起步迟,在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化进程的缺失,长期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显出来。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性服务业渗透在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中也能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
<正>近年来,在术后康复中心、生活养生馆等场所,我们经常会听到专业人士提及"生活方式医学"这个热点词。其实,生活方式不仅仅是吃好一点、睡好一点,它已经上升到了医学调节的高度。在谈论生活方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活方式医学。生活方式医学是指通过食物调节,规律的运动,有质量的睡眠,压力管理,危险因素预防和积极社交等方式来治疗和逆转慢性疾病。
伴随着我国家庭汽车保有量的提高,家用车售后服务迎来了新的机遇。汽车售后服务包括车辆销售后的质量保障、索赔、维修、保养服务、汽车零配件供给、维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指导、市场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内容。在整车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的情况下,汽车售后服务将成为汽车产业链上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机遇一同到来的还有挑战,一方面,汽车销售领域为了推销新车,往往给出非常大的折扣,甚至做“赔本买卖”,汽车经销商势必从尝试
<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只增不减,带动了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猪场在此种模式下也逐渐朝规模化发展,通过养殖管理手段的不断完善,疾病防治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最终养殖水平实现了提升。生猪在保育阶段,由于免疫系统还不够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即使经过治疗后恢复健康状态,但也会影响最终的生长发育,使得最终产能受到影响,农户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市场各种不确定性不断推进全球经济与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凭借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的传统优势扩大出口规模的贸易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提出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而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则是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席卷全球,制造业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