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认为:行政诉讼是促进依法行政、确保依法治国方略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权力非法侵害时,所提供的一种最为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国家提出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研究我国教育行政诉讼若干问题,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制度、实现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以及拓展行政法理论,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以更大程度地保障宪法所赋予的公民受教育权的真正实现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本文依据我国行政法理论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借鉴国外行政法相关理论及受教育权司法救济实践,研究了当前我国教育行政诉讼中的许多问题。 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下面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简要的阐述: 引言——本文创作的背景分析。首先,教育领域内因受教育权引发的争端频繁发生,但作为权益保障机制的法院却因“法无明确规定”而各行其是,甚至对同样的教育案件的处理大相径庭,这是作者研究教育行政诉讼的直接原因;其次,“有权利就必然有救济”。伴随着公民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增强,受教育权,作为宪法所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利,必须得到司法回应和保障,这是研究教育行政诉讼的根本原因;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同国家行政机关一样成为公共行政的主体,它们因为对现有行政主体理论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定标准提出挑战,而必将成为行政法研究的热点,这是研究教育行政诉讼的驱动力。 一、教育行政诉讼概述。归纳出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其对于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促进依法治校、克服传统理论认识误区以及推动我国行政法理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问题研究。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作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核心和焦点,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首先,概述了教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含义及研究意义。其次,分析了司法审查能够介入学校自治,不仅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念,即对平等、正义、公正、良知和文明的追求,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从以法治国到以法治校再到以法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发展的必然。再 者,从现有法律、法规规定中“咬文嚼字\ 寻找出受教育权是可诉的法 陇据,并指出将受教育权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既符合行政诉讼法的 立法精神和宗旨,也符合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逐步扩大的原则,并接着对受 教育权的可诉性进行了简要论证。最后,对椭行政诉讼案件类型进行归 类,以进一步明确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三、国外有关椭司法救济问题分析及对我国椭行贩讼制度的启 发.作者首先介绍了大陆法系的“W4法人”观念和特别懒关系理论的 发展、演进,以及英美国家教育司法救济的实践。接着着重论述了其对我 国教育行政诉讼的启发:既不能参照英美模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大陆法系 理论,而是吸取其精华,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法治实际,提出了:1、 用‘啡咖公共组织”邯法律、法规授她织对我国所有学校(不管是 公立醒私立)进行行政法律定位和性质分析,从而避免“公务法人”理 腻限于公立学校的弊端ZZ、用“特别行政法律关系”来界定我国学校 与学生或学校与教育者之问所形成的不对等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从而避 免‘特别权力关系”理狮带来的语义误读和难于操作的缺陷。 四、椭行晰讼当事人研究.学校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是理 论研究必须解决的另一悯点。因此,作者在此部赠重蛐了学校及其 它教育机构因为符合行毗懒告的三个必要条件而能够成为教育行政诉 讼的被告的原因;同时,也对于国家教育行艄飘关的被告身份,学校、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原告身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五、有关椭行洲讼中能否朋行政法一硼则作为依据的探讨. 笔者先从一方面受教育权必须得到司法救济和法律保护,另一方面法院又 无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作审判依据的矛盾中入手,提出了行政法一般原 则能否作为教育行政诉讼适用依据的问题。其次,腑政法一般原则和法 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弥补法律漏洞的需要以及确保公民u实现三个 方面来论证行政法一般原则可作为行政审判的依据。最后,结合我国教育 行腑理实际洲了“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在椭行政诉讼中 能够作为适用依据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