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平片在诊断鼻窦赘生物性及非赘生物性病变缺乏准确性。鼻窦的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磁共振成像(MRI)。随着CT和MRI成像技术的发展,可以对鼻窦病变的范围提供更准确的定位和更详细的鉴别诊断,这为诊断和手术治疗鼻窦疾病带来了充足的信息。在评估鼻窦疾病变中,CT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平片成像模式成为诊断鼻窦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并且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CT可以确定疾病的范围和程度,同时还可以检查出一些解剖变异(如鼻子中隔偏移、骨刺形成及中鼻甲变异等),这些变异会增加患者在功能性鼻内窥镜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进而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同时CT可以评估鼻窦与周围毗邻的重要的解剖结构。目前,在评估慢性鼻窦炎和明确鼻窦解剖变异中CT扫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成像技术。在手术治疗鼻窦炎性疾病中,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取代了传统鼻窦手术技术,而CT的术前评估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前进行的CT评估称为鼻窦CT筛查(SSCT)。CT可为耳鼻喉科医师手术时提供手术的“路径图”同时直接决定手术方法。但是,CT在鼻窦炎的使用中是存在争议的,因此,本研究着手于CT与功能内窥镜在诊断上的关系,同时通过案例对病人的解剖变异、黏膜变化进行研究。鼻窦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提高了对鼻窦解剖结构的可视化,并且可以更大程度上更准确的评估鼻窦疾病。通过CT检查准确的诊断疾病、病变的范围、引发的并发症、解剖变异和副鼻窦毗邻的解剖关系,可以在术前提供更可信的手术路径图。多排CT(MDCT)使我们可以获得薄层图像以及随后高质量的多层面重组图像。目的:运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为耳鼻喉医生诊断副鼻窦疾病及并发症、以及PNS的病理及解剖学变异的研究提供帮助,从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对比研究CT与FESS在发现和诊断疾病上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对PNS病变的具体位置及病变范围的定位及判断,从而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本研究一共收集了40名患者。患者年龄在13-65岁之间,他们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前接受CT副鼻窦检查。选取中鼻甲变异、中鼻甲气化,窦口鼻道复合体病、息肉样改变、粘膜增厚,额筛窦等相关疾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设备是GE Bright Speed Elite 16 slice、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的STORZ内窥镜。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区域自额窦上壁至上颌窦下壁。扫描模式是螺旋扫描。切片厚度为2.5mm,螺距1-1.5mm。本研究进行了描述性和推论性统计分析,对诊断相关的统计指标如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进行了计算。结果:本实验选取40名患者,年龄13岁至65岁,平均年龄31.9岁。大多数患者在21至30岁年龄组(约占40%),其次是31至40岁年龄组(约20%),男性患者居多(约占57.5%左右)。患者中57.5%的主要症状是头痛,47.5%在日常活动中自觉鼻部不适、鼻塞。发热较少见,约占患者的27.5%比例,少数患者同时具备多个症状。上颌窦是最常出现鼻窦炎的鼻窦,蝶窦不常被累及。鼻窦炎的病理改变大致分为息肉样粘膜增厚和粘膜聚集。息肉样粘膜增厚在所有的鼻窦炎中都是最常见的病变,其中以上颌窦(右,62.5%,左,70%)最多见。CT检查对额窦性疾病的敏感度为96.4%,特异性96.5%;在前组筛窦疾病中为86%的敏感性和97.3%的特异性;CT检出蝶窦病变的敏感性为80.9%,特异性86.4%。漏斗管是最易阻塞的窦口鼻道(右55%,左47.5%)。钩突上端的着位点最多见于中鼻甲,少数患者钩突位于筛骨纸样板,上鼻甲、筛顶和筛泡。中鼻甲的变种包括层状鼻甲和中鼻甲气化和筛窦Fovea只能在CT中进行评价。受试者中82.5%的fovea为对称存在,其中II型最常见(52.5%)。还有约17.5%患者是不对称的。鼻息肉是CT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研究人群的17.5%,其次是口鼻型及漏斗型,它们的发病率均为10%。结论:CT检查在中鼻甲变异与鼻中隔偏曲的诊断中优于内窥镜。在缺乏经验的内镜医师操作中,中鼻甲变异容易被误认为是鼻甲泡。内镜检查中,中鼻甲气化是最常见的解剖变异,具有较高的检测率。本研究还发现息肉,中鼻道粘膜和粘液性脓肿在冠状位CT和内镜检查的准确性上并无明显差异。对疾病的过程及其相关鼻内镜下表现的理解有助于放射科医生对CT表现的解读。功能性内窥镜医师与放射科医师的合作会对疾病的诊断产生积极的结果,符合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