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多样性下降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生境丧失与破碎化是导致下降的重要因素。为了减缓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丧失,较为有效途径的之一便是通过研究更多物种的自身需求(资源、生境等)与保护现状,调整现行保护方案,促使适应性保护管理在更大范围实施。与大型动物相比,蝴蝶等体型小的物种的保护需求研究较少,还有部分的珍稀种类也仍处在数据欠缺(Data Infficient)的未知状态。为此,本次以亚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下降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生境丧失与破碎化是导致下降的重要因素。为了减缓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丧失,较为有效途径的之一便是通过研究更多物种的自身需求(资源、生境等)与保护现状,调整现行保护方案,促使适应性保护管理在更大范围实施。与大型动物相比,蝴蝶等体型小的物种的保护需求研究较少,还有部分的珍稀种类也仍处在数据欠缺(Data Infficient)的未知状态。为此,本次以亚洲珍稀特有属虎凤蝶属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中华虎凤蝶、太白虎凤蝶、乌苏里虎凤蝶、日本虎凤蝶及其马蹄香属Saruma、细辛属Asarum寄主植物发生点数据,以物种隔离、生态位、资源-生境理论或概念为依据,开展虎凤蝶属的物种分布、生态位与生境需求研究。用地理发生点或野外调查个体发生点及生物气候当前、未来多种情景等环境变量数据为基础数据,在Max Ent软件平台构建生态位模型,预测蝴蝶、寄主植物在既定研究区的分布。在野外案例研究中,结合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定点观察法,调查中华虎凤蝶种群生物学,研究其生境需求与关键影响因子等。现将主要结论分述如下:1基于地理、寄主隔离的虎凤蝶属种、亚种研究关系通过系统采集该属蝶种及其野外寄主植物全球地理发生点数据,试从寄主隔离、地理(含地形)隔离分析上探讨各姊妹种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1)波氏虎凤蝶Luehdorfia bosniackii除种名外无其他记录,推断为假种名;(2)从凸包结果上来看,中华虎凤蝶包含太白虎凤蝶、周氏虎凤蝶而聚成一支,乌苏里虎凤蝶与日本虎凤蝶交集而成另一支。但从地形隔离、寄主隔离角度,发现太白虎凤蝶可能更早分化成一支,而其他种则关系错综复杂;(3)虎凤蝶种下分化(亚种形成)可能受其地方性寄主适应性利用策略化与新旧寄主间的地理/地形隔离两种力量驱使。2中华虎凤蝶的生境需求通过在中华虎凤蝶栖息地进行样方法,路线调查法,并结合野外定点观察记录得出结论:在桃红岭保护区,中华虎凤蝶一年发生一代,从3月中旬开始羽化,寄主植物为杜衡Asarum forbesii。其栖息地环境多为以灌草丛为主的次生地区,产卵基本选择北坡,海拔450m以上,寄主资源丰富的灌草地。幼龄期的死亡率很高,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天敌和寄主植物。3基于寄主植物资源的中华虎凤蝶保护现状采用样线法、定点观察法记录沿线遇见的蝴蝶(卵、幼虫、成虫)及其专食的寄主植物杜衡,用1 km×1 km栅格作统计单元。扩散系数(BI)显示当地蝴蝶与寄主植物均呈聚集分布,其中蝴蝶明显受寄主资源量(株数)影响。寄主植物分布预测显示当地83.02%区域适宜其生长,但高适生区仅占12.74%。预测贡献变量为bio1(年均温)、bio4(温度季节性变化)、bio15(降水量季节性变化)、aspect(坡向)、slope(坡度)、ele(海拔),尤其bio4、bio1、aspect贡献更大。在蝴蝶种群水平划分4种状态,预设最小蝴蝶个体数后,将其转换为最小寄主资源需求量,用以上分布模型变量构建Poisson预测模型,获得由bio1和aspect构建的“寄主资源-生境”分布热点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高热点区域仅占0.47%,中热点区占9.44%。发现当前残存的2个蝴蝶局域种群(MYW与THS)均位于高热点区。在梅花鹿保护区的功能区划上,高热点100%受核心区保护,但45.02%中热点位于缓冲区外,成为保护空缺来源。4基于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珍稀虎凤蝶属蝶类的分布预测基于当前气候与未来气候的情景,利用Maxent模型对四种虎凤蝶进行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气候情景下,虎凤蝶属蝶类的潜在适生区面积也不一样。当前气候下中华虎凤蝶的适生区面积最大为10.89%,且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太白虎凤蝶的分布范围最为狭小不足整体的1%;除了日本虎凤蝶外,其余三种虎凤蝶在未来不同的情景模式下适生面积均在减少,中华虎凤蝶减少幅度最大,直接下降为不到1%;而日本虎凤蝶在未来每个气候情景下适生面积均有增长,且有向中国际朝鲜半岛推移的趋势;乌苏里虎凤蝶虽然面积在减少,但其分布向北方的俄罗斯方向推移。
其他文献
酶促褐变是马铃薯产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超声波(U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抑制酶促褐变方面展现了巨大优势。为考察US处理对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的抑制作用,本文以鄂薯3号和陇薯5号马铃薯作为实验材料进行US处理,探究了US对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的抑制作用,以期解决马铃薯块茎在贮运过程中的酶促褐变问题。首先,以马铃薯块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交通信息是道路状况的直观反映,及时掌握交通信息对合理的配置交通资源、缓解拥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为了实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车流量和车辆排队长度检测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和软件实现的流程,并且对使用到的开发平台、仿真工具进行了简述。第二,对图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的思考问题,作为具有地区性白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脚恋舞在传承和发展方面正面临着发展中的困境。脚恋舞是丘北白族文化的积淀,是丘北白族人民文化、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真实写照,在反映丘北白族舞蹈特色、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脚恋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脚恋舞作为白族的一种艺术文化表现形式,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具有
云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勤劳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积累缔造了多姿多彩的精神和物质文化资源,因而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基诺族服饰作为基诺族长期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瑰宝,在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下,基诺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濒临巨大的危机,因而如何将基诺族服饰的制作工艺进行传承以及如何对基诺族服饰这一文化遗产进行现代技术化保护,成为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棘手问题。本文基于文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CK)作为教师知识素养中的核心部分,是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背景下对学科知识的解释和转变,对于促进学生理解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是,PCK具有特定于主题的性质,在主题层面,教师可以在特定主题的内容和学生的理解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围绕化学学科特定主
夹竹桃科(Apocyn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Eudicots)菊分支(Asterids)龙胆目(Gentianales)其中一个科,是十大被子植物科之一,包括5个亚科和25个族。夹竹桃科的植物通常有毒,具有乳汁或水汁。目前,国内外对夹竹桃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以及药理学等方面,而对夹竹桃科植物解剖学以及夹竹桃科分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以夹竹桃科的3亚科6个种(地梢瓜、杠柳、萝藦、
含磷固废因为其中磷的存在导致难以应用,本论文将对最常见的两种含磷固废进行磷的提纯处理并探讨其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本文使用氨水提纯磷化处理产生的含磷铝渣,用不同浓度的氨水处理含磷铝渣获得不同浓度处理后的含磷铝渣样品,对其进行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氨水对于去除含磷铝渣中的杂质是有效果的,10%浓度的氨水可以使含磷铝渣的磷酸铝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进一步增加浓度并不会降低磷含量。未处理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PWD)是造成多种松树死亡的致命因素,其主要传播媒介松褐(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广布东亚(我国21省区),成为驱使松材线虫病快速传播、扩散、暴发的主要因子。因此,通过控制松褐天牛数量来降低松材线虫病发生程度,成为防控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如何有效压低松褐天牛种群数量,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天敌释放、死
林分空间结构对林木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论文以飞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根据马尾松与木荷(Schima superba)的混交比分别类型Ⅰ(对照,10马)、类型Ⅱ(8马2木)、类型Ⅲ(7马3木)、类型Ⅳ(6马4木)4种类型设置标准地。通过标准地调查获取数据,计算各类型马尾松的空间结构参数和林分生长指标,分析对比不同类型林分生长状况及其空间结构特征,探讨林分空间结构特
百合为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植物,是世界闻名的观赏花卉。目前,我国百合的育种工作进展缓慢,缺少自主研发的商品化的百合品种,观赏百合种球一直依靠进口,食用百合的育种工作更是少见报道。因此,培育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的食用百合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选用万载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和兰州百合(L.davidii va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