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测量了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20-50MeV的F5+离子碰撞Pb原子产生的L壳层X射线谱和散射离子的背散射谱,用测量X射线谱的方法研究了Pb的L各支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σ(L1)、σ(Lα)、σ(Lβ)、σ(Lγ))和σ(Ltot)与入射离子能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本能区范围内,Pb原子发射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随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利用L壳层的辐射跃迁几率,Croster-Kroning跃迁率和L亚壳层的荧光产额将平面波波恩近似(PWBA)和ECPSSR理论计算的电离截面转换为L层X射线产生截面,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σ(L1)、σ(Lα)、σ(Lβ)、σ(Lγ)、σ(Ltot)实验测量值与PWBA理论值差别很大,σ(Lα)与ECPSSR理论符合的好,但σ(L1)、σ(Lβ)和σ(Lγ)与ECPSSR理论值差别较大。同时研究了30-80MeVF6+离子入射Pb的情况,把实验处理的结果与F5+离子入射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在入射离子能量相同的情况时,F6+离子入射Pb靶的L1、Lα、Lβ、Lγ各支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稍大于F5+离子入射时的产生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