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篮球运动已开始进入一个速度和高度并重的时代。利用高度和速度去争夺空间和时间,是现代篮球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衔接段进攻是在快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进攻战术。本文通过观看世界高水平比赛截取衔接段进攻的比赛片段,一方面试图完善衔接段进攻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实战案例进行分析,为衔接段进攻提供实例借鉴。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世界强队衔接段进攻战术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衔接段进攻是在快攻不成转入阵地进攻的过程中,趁防守方立足未稳时,利用对手的防守漏洞或进攻方的积极跑位形成进攻的相对优势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快速进攻。快攻、衔接段进攻和阵地进攻三者之间既具有关联性又具有独立性,可以相互转化。2.现代篮球比赛中世界四强球队衔接段进攻比例高于快攻比例,尤其是美国队比例最高,衔接段进攻的用时一般在6-8秒之间,美国、西班牙和俄罗斯用时较少;四强球队衔接段进攻得分区域主要是三分线外,其次是限制区内,衔接段进攻的主攻队员非核心队员多于核心队员,且主要为外线队员。衔接段进攻过程中美国队和阿根廷队依靠队员个人能力攻击比例高于依靠配合攻击比例,西班牙和俄罗斯与之相反。3.现代篮球比赛中世界四强球队衔接段进攻中依靠个人能力攻击主要通过三分远投和突破上篮,其中美国和俄罗斯三分远投的比例高于突破上篮的比例,西班牙和阿根廷与之相反。依靠配合攻击主要通过突破分球、掩护和切入,其中美国和阿根廷队依靠突破分球攻击所占比例较大,西班牙主要依靠掩护和切入攻击,俄罗斯主要依靠切入。美国队由于速度上的优势频频发动衔接段进攻,美国队衔接段进攻的优势体现在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三分远投能力上。西班牙队衔接段进攻的特点则是进攻中高大队员的积极跟进和参与。俄罗斯队衔接段进攻则是以队内明星球员基里连科为核心实施进攻战术。阿根廷队衔接段进攻是以队内明星球员吉诺比利为核心来实施进攻战术。中国队在衔接段进攻中无明显优势和特点。4.通过对衔接段进攻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衔接段进攻中快下队员充分拉开空间,核心队员通过吸引防守为非核心队员创造机会,高大队员跟进参与进攻,进攻队员合理掌握进攻时机和出色地阅读防守的能力,成为衔接段进攻战术成功的重要保障。5.教练员执教理念、队员的阵容配备、核心队员的能力、队员阅读比赛的能力、球队的技战术风格成为衔接段进攻运用成败的影响因素。中国队在这些方面应予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