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no and Dainels)又称尾孢菌叶斑病,自1991年在辽宁省丹东市暴发以来,该病已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自2007年以来,该病在四川省雅安地区连续严重发生,成为继大斑病、小斑病之后又一玉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叶部灾变性病害。在北方地区,有关玉米灰斑病的研究较多,但在南方地区关于灰斑病的研究报道较少。由于南北生态条件上的显著差异,可能使得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针对雅安地区的生态条件,系统地研究了玉米灰斑病的初侵染源、发生流行规律与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了对该病防效最好的化学药剂,研究结果如下:1.对玉米灰斑病的初侵染源研究结果表明:受害种子表面未附着灰斑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受害种子内部也没有分离出灰斑病原菌,由此可以判断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不是该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受害玉米种子不是灰斑病的初侵染源,不会引起次年的灰斑病。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冬季存放在室内和悬挂于室外以及采集于农家玉米秸秆垛中的病残体由于处于干燥的环境条件下,病原菌休眠菌丝存活良好,因此在各次分离中均可获得病原菌,也能获得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且孢子能保持一定的萌发率,但萌发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用花盆扣于地表和埋于土层l0cm下的病残体上始终未能分离到病原菌,也始终未获得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由以上结果可知: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干燥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有利于玉米病残体中病原菌的存活和越冬;而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病残体易于腐烂,使菌丝和分生孢子丧失生存的条件,则病原菌无法越冬存活。由此可见,室内、室外通风处、农家玉米秸秆垛中病残体带灰斑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是玉米灰斑病的几种主要初侵染源。2.对玉米灰斑病田间发生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四川雅安生态条件下,灰斑病为玉米生长中后期病害,各播期均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以病株率、病株日增率、病斑所在叶片高度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该病害水平和垂直扩展动态进行监测,发现各播期病株率的变化和病斑所在叶片高度的变化无明显的停滞期,从植株发病开始就基本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直至病株率达到100%以及整株玉米全部染病。而各播期病株日增率的变化和病情指数的变化均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植株发病到灌浆期,在此阶段病情指数和病株日增率变化较慢;第二阶段在玉米进入灌浆期后,’此阶段病情指数和病株日增率变化较快;第三阶段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后,病情指数和病株日增率变化放缓直至病情发展为最高级以及病株率达到100%。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病的发生发展既受玉米生育期的影响,又与温度、相对湿度、雨日率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灌浆期是灰斑病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而发病初期到灌浆期前和乳熟期后病害发展的速度较慢。气候条件是影响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相对低温、高雨日率、高相对湿度和高降雨量有利于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发展。3.对玉米灰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叶煎汁培养基、PSA培养基、玉米面培养基、PDA培养基,其次是V8培养基、Czapek培养基,菌丝生长较差的培养基为花生叶斑病尾孢菌培养基和Richard培养基;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在10-35℃之间均可以生长,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对pH值要求的范围较宽,pH值在4-12时,菌丝都能生长,PH值在5-10时为适合生长,最适合菌丝生长的PH值为6-8;菌丝生长在光照、光暗交替和黑暗三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之下,在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丝生长;不同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该病原菌对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利用效果最好,其次是蔗糖、果糖、木糖和甘油,对淀粉的利用效果最差。菌丝生长对氮素要求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对KN03、牛肉膏和酵母膏利用最好,而对硫酸铵和氯化铵利用最差。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萌发,适温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的pH范围较广,在pH为3-12时均能萌发,以pH为4-10时较佳,最适pH为7;相对湿度(RH)高于80%时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并且随着湿度增加,分生孢子萌发率也增加;分生孢子易于萌发,对营养的需求很低,且营养反而会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4.不同杀菌剂对玉米灰斑病防治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福星、升势、翠生、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这五种杀菌剂在田间对玉米灰斑病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施用杀菌剂种类的不同导致其对灰斑病的防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防效最高的是福星,为76.48;其次为升势,防效为68.65;而多菌灵的防效最低,为46.05。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这五种药剂的防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除了升势和翠生的防效之间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之外,每种药剂的防效之间还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在田间,药剂福星对玉米灰斑病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升势和翠生,再次是甲基托布津,而防效最差的为多菌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