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入手,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意愿”类能愿动词的本体研究入手,以义乌工商学院中、高级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选用调查对象使用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及Ⅱ为研究教材,结合《国际汉语通用课程大纲》中的常用词语分布等级,对教材中出现的“意愿”类能愿动词:一级常用词语“想”、二级常用词语“要”、三级常用词语“愿意”、四级常用词语“敢”;大纲中出现但教材中未出现的:四级词语“肯”、五级词语“宁可”、六级词语“宁愿”、“宁肯”及“乐意”;以及教材中出现但大纲中未出现的“情愿”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偏误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受调查者产生了误代、误加、语序不当、使用语境不当四种偏误类型。其中调查对象对教材中出现的“想”、“要”、“愿意”、“敢”、“情愿”习得情况较好,产生的偏误较少;对教材中没有出现的“肯”、“宁可”、“宁愿”、“宁肯”及“乐意”等词掌握较差,产生的偏误较多。结合教材及大纲中出现的“意愿”类能愿动词的义项分析,发现调查对象产生偏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母语迁移引起的偏误、“意愿”类能愿动词义项出现情况、教材影响、目的语环境及心理影响。最后针对不同的偏误类型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一是根据学生不同的母语迁移影响,提出适合学生能适应母语与目的语不同且能更好习得“意愿”类能愿动词的相关辅助性教学建议;二是以“愿”和“愿意”为例的单、双音节词的辨析案例,从而给出具体教学案例以加强汉语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三是根据汉语学习者母语背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母语为非英语学习者的母语释义;且结合大纲,根据“意愿”类能愿动词在教材中出现情况,将教材中未呈现的大纲常用词语根据等级分布编写在相应等级的教材中;依据上述建议编写适合汉语学习者的相关教材以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