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无节制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面临着经济效益衰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无法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等等严峻的问题。如何应对这类现象,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已经成为这些曾经因为本地的自然矿藏资源辉煌一时的城市最为头疼的问题。
本文着眼于当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积极转型改造,谋求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的煤矿大省之一——山西省也不干落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其省会城市太原市更是打出了建设“绿色城市”的口号,为山西省向绿色宜居型城市转型支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因此,笔者选取了太原市西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西山矿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煤炭的过度开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某些地区甚至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与生活。因此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其转型特点比较鲜明,又更具代表性。并且笔者认为其在宜居性建设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值得其他资源型城市借鉴,学习。
为了使本文的案例更加充实,笔者选取了国内外多个城市经行比较,学习其在宜居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将其与西山矿区的转型经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使比较结果更具有借鉴性,笔者专门选择了几个在地理环境,产业结构,转型紧迫感与西山矿区类似的城市经行分析,其中包括转型较为成功的德国鲁尔区、我国大庆市等。经过比较,笔者也在试图考虑是否可以运用于西山矿区的转型中,为西山矿区今后的宜居建设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西山矿区在转型改造的过程中,极其注重矿区宜居性的建设。通过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多种有效的转型改造经验,西山矿区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转型特色。其中包括交通道路的疏通,加大与太原市中心城区的联系;对于矿区特有建筑棚户区的整治改造,以及对于棚户区整体搬迁所面临的问题;将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充分的考虑到宜居建设当中,新建保障性适用住房以及部分城中村的改造,关注矿区居民之前缺乏的生活配套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将文化和历史遗迹与宜居建设相融合,并非大刀阔斧的拆除政策,而是充分利用已有旧工业建筑,将其改造成为新的遗迹博物馆以及生态园林。
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探索研究,为山西省其他地区及国内其他类似省市构建绿色转型的空间布局及规划做出一份个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