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各级中小学的快速发展,与之对应的学校体育发展也受到了各界关注,但分布在各个村落的农村小学,因为受到经济、文化、体制的多重影响,体育发展受到的关注不多。本文针对北京市顺义区8所农村小学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图找出目前农村小学体育发展优势与不足,为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也希望能为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公布在册的8所农村完全小学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体育课程与教学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发展、体育物质条件发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发展、体育师资发展、学校体育与农村体育互动发展、新农村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力度在加大,但体育课程体系较为单一,部分课程设置与学生兴趣点不符;体育教师主要采取被动式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学校教学计划及体育教师课时计划制定情况较好,但执行情况稍差;体育教师对学生课程评价方式不合理。学生课余锻炼以“课间操”和每周三次、每次30-60分钟的“课外活动一小时”为主要形式,“课外活动一小时”主要以体育社团的形式开展;“自身喜欢”和“学校影响”是学生关注课外体育活动两大渠道,但“学业压力大”压缩了学生参与活动频率及时间。学校常年组织训练,大部分家长因为获得荣誉和发展特长而支持学生参与训练,但也存在怕学生受伤和太累之类的顾虑。学生人均体育活动面积较大,但部分场地不足,体育器材主要来自行政配发,四类器材综合达标率为五成左右、存在维护不到位现象。学校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良好,但存在师生不重视《标准》测试工作和数据延迟上报情况。体育师资中男性占绝对优势,存在兼职及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就上岗的体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类型欠合理,缺乏高职称、高学历体育教师,仍需增强体育教学及科研方面知识。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认可度不高,具有“交叉学科”及“教学实践经验”类知识安排不够。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强,表现为科研成果率很低。由于受到经济、体制因素影响,学校并没有发挥出体育应有的辐射功能,为附近居民提供各项体育类服务比例还很低。家长和教师普遍认同新农村建设对学校基础设施、“村校融合”及“政策支持”等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条件、舆论等提出更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