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钉螺面积38.5亿m<2>,其中94%以上分布在湖沼地区。湖沼地区具有“冬陆夏水”、水位难以控制和洪水期间多数滩地被淹没的特点,传统的查螺方法费时、费力且旷日持久,由于近年来长江水位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钉螺孳生地也随之改变,一些原来无钉螺孳生的地方,演变为适宜钉螺孳生的洲滩;一些原来消灭了钉螺的洲滩由于洪水淹没造成钉螺的扩散,重新变成钉螺的孳牛地,如何有效地监测钉螺孳生地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具有有要意义。
钉螺的孳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植被等。而传统的钉螺调查方法不能对潜在的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所以,将遥感技术应用于钉螺孳牛地的监测,从宏观上预测钉螺孳生地的扩散,可更好地指导现场灭螺工作,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日本血吸虫病存我圈的流行。
第一部分新、老螺区血吸虫病流行的特点南昌县血洲头,1973年因赣江整支而平垸。原有的圩堤被冲刷得很低,圩堤内全部草洲化,2002年发现圩内普遍有螺,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钉螺孳生地。2002~2004年春季查螺,活螺密度分别为0.17 只/0.11 m<2>、0.32 只/0.11 m<2>、0.29/0.11m<2>;感染螺密度分别为0.02只/0.11 m<2>、0.06只/0.11 m<2>、0.002只/0.11 m<2>。
余干县长江洲1953年发现有钉螺孳生,为历史有螺洲滩。1998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春季查螺,活螺密度分别为1.26 只/0.11 m<2>、2.33只/0.11 m<2>、0.557 只/0.11 m<2>、0.804只 /0.11 m<2>:感染螺密度分别为0.0035 只/0.11 m<2>、0.0018 只/0.11 m<2>、0.0012 K/0.11 m<2>、0.0053只/0.11 m<2>。
对五洲头和长江洲的查螺资料进行统计检验发现:血洲头活螺密度较低,但是其钉螺自然感染率较长江洲高(P<0.05):五洲头附近村民的感染率也显著高于长江洲(P<0.01)。由此可以看出:新螺区形成之初其钉螺以面积增长为主,密度较低;但由于历史上未曾开展查螺、灭螺工作,所以钉螺的自然感染率和附近村民的感染率高于历史有螺区。
第二部分遥感图像有效信息的提耳义及分析近年来,由于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钉螺孳生地面积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对钉螺孳生地进行监测,有必要对新螺区的环境变化进行反演以探究其如何转变为适宜钉螺孳生的滩地。本研究选择新螺区-南昌县五洲头,并选择历史有螺区-余干县长洲作为对照,对1998年到2004年6年间两滩地的环境条件进行反演。
研究收集了1998到2004年四景鄱阳湖的TM图像,在对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后,进行非监督分类,穗帽变换计算绿度值,并提取植被指数(NDVI)。对王洲头地区的NDVI值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同时与长江洲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1998年,五洲头植被覆盖度、NDVI值都显示其不适宜钉螺孳生,但1998年的洪水带来了丰富的养料,到1999年其植被覆盖度已经在60%以上,NDVI值也升高(与1998年相比P<0.01);与长江洲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其NDVI值和绿度值都低于长江洲(P<0.001),但是,五洲滩地在1999年的环境特点就已适合钉螺孳生,由此可以推断:五洲头滩地在1998年洪水来临之前并不适直钉螺孳生,但洪水不仅带来了钉螺,而且使其植被生长队盛,于是钉螺在此处“落户”。可以推断五洲头在2002年被查出有钉螺孳生之前就可能已经有钉螺孳生,可能在1999年就已有钉螺迁入了,只是钉螺的密度较低,范围也不大。通过多时相TM图像结合地面查螺资料,可对鄱阳湖周边的滩地坏境进行监测,反演其环境变化过程。预测钉螺潜在孳生地的范围,控制血吸虫病新疫区的形成。
第三部分水域变化与新螺区面积变化相关性的初步探讨钉螺的孳生离不开水。自1998年洪水以来鄱阳湖水域面积不断缩小,尤其是近两年来大旱,导致鄱阳湖面积急剧缩小。水域面积的缩小和水位的下降必将影响钉螺孳生地范围的变化。
本研究对1998~2005年五景鄱阳湖TM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后,提取水域范围,计算水域面积。同时,收集1998~2005年江西省新发现的钉螺孳生地面积,对水域缩小与新螺区面积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水域面积的减少影响钉螺的扩散和新螺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