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隐形疾病之一,给全球经济和人们心理带来严重危害。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将迅速上升,特别是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是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切除卵巢三个月后,可以成功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阿司匹林作用于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可以有效地增加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质密度,改善骨小梁的三维结构,促进骨小梁的改建,提高骨的力学强度,且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体外培养中发现阿司匹林不仅能够促进培养细胞矿物积累,而且具有促进BMSC体外分化及体内成骨能力效应。为了解阿司匹林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并观察其对胃黏膜的应激反应,从而寻找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剂量。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取48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去势组(OVX组)、对照组(Sham组)及4个阿司匹林治疗组(Aspirin组),每组8只。OVX组及Aspirin组采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去势后1周,阿司匹林治疗组剂量分别为2.25、4.46、8.92及26.75mg/kg(A1、A2、A3及A4组),每天灌胃一次,OVX组及Sham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sourc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P)及骨钙素(Bone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 BGP)水平;(3)组织病理学观察股骨骨小梁微观结构、胃黏膜应激反应;(4)以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量L5椎体骨密度;(5)用Micro-CT对腰椎椎体骨小梁微观三维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有:1、与OVX组相比,A3、A4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A2、A3、A4组骨钙素与Sham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2、病理组织形态学显示:阿司匹林各剂量组骨小梁的形态结构较OVX组好;A3、A4组胃黏膜可见黏膜红斑及黏膜下出血,A4组最明显。3、DX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MD值较OVX组显著提高(P<0.01)。4、Micro-CT分析表明:与OVX组比较,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V/TV、Tb.Th、Tb.N、BMD均显著性提高(P<0.01),BS/BV、Tb.Sp显著性降低(P<0.01),阿司匹林各剂量组BV/TV、BS/BV、Tb.Th、Tb.N、Tb.Sp、BMD与Sham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去势大鼠骨小梁结构,增加骨质密度,防止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骨吸收及刺激骨形成两方面的作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防治骨质疏松是相对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