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中医学角度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与腰围、血脂是否具有相关性,并且具有何种性质的相关性,同时对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讨论其潜在的关系,为今后更好地指导代谢综合征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病例260例,根据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组。所有患者记录性别、年龄、家族史、糖尿病病程、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分析。结果①各中医证型构成比:痰浊阻遏证109例(占41.92%),气阴两虚证82例(占31.54%),痰瘀互结证41例(占15.77%),阴虚热盛证28例(占10.77%)。②临床基本资料:男性121例、女性139例;年龄段为≤40岁的16人、41~50岁的36人、51~60岁的67人、61~70岁的73人、≥71岁的68人;糖尿病病程≤3月的27例、3月~1年的36例、1年~5年的61例、5年~10年的66例、>10年的70例;有糖尿病家族史的165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95例。③BMI、腰围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④血糖:痰瘀互结证的餐后血糖明显高于其他三组。⑤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无相关性。⑥TG由高到低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TC由高到低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HDL-c由高到低为: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LDL-c由高到低为:痰瘀互结证>痰浊阻遏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结论①代谢综合征各证型所占比例由多至少为:痰浊阻遏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②随着代谢综合征病情的进展,中医证型的演变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DM病程的延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有DM家族史人群的发病率高于无DM家族史人群。④BMI及腰围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⑤血脂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TG及LDL-c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明显高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HDL-c为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明显低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提示血脂的TG、LDL-c、HDL-c的水平高低与中医的病理因素痰浊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