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青春期前女童发生阴道出血会令家长十分恐慌,由于阴道出血在青春期前女童相对少见,因此大部分急诊科医生甚至儿科医生在接诊此类患儿时可能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导致青春期前女童阴道出血的原因多种多样,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但是由于报道的单位、接收患者来源的不同,在病因描述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常见的病因有阴道异物、外伤尤其骑跨伤、外阴阴道炎、尿道黏膜脱垂、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PP)、性虐待、肿瘤等。即使简单的病因如阴道异物、外阴阴道炎、外伤如不能及时被识别则可能导致大量失血、慢性炎症、溃疡、穿孔甚至瘘管形成;若致病因素为性虐待甚至恶性肿瘤,如不能及时识别、干预可能会对患儿身心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子女的关注度、科学养育意识的提升,国内青春期前女童因阴道出血而就诊的人数逐年增多。因此,临床医生应该熟悉此类患儿的诊治流程,明确诊断、精准治疗,消除家长的忧虑、保障患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青春期前女童阴道出血的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道,缺乏对该类患儿致病原因及随访结果的详尽探讨。研究目的1.分析纳入本研究的73例青春期前阴道出血女童的致病原因,并分析各病因组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2.对本研究中阴道出血女童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并发症及后遗症。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整理2010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小儿内分泌综合科门诊及病房的73例青春期前女童阴道出血的病历资料。根据病因进行分组,分析各病因组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后随访结果。研究结果1.致病原因分析:本研究中73例青春期前女童阴道出血的最常见病因为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34 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precocious puberty,ICPP)28例、下丘脑错构瘤5例、脑积水1例]、外周性性早熟22例[卵巢囊肿15例、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综合征(McCune-Albrightsyndrome,MAS)2例、其他原因5例]、部分性性早熟12例、外阴阴道炎3例、骑跨伤2例。2.青春期前阴道出血女童的临床特征分析:(1)平均诊断年龄:下丘脑构瘤鱼平均诊断年龄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性早熟组平均诊断年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显著低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部分性性早熟组平均诊断年龄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平均诊断年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显著小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卵囊囊肿组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平均诊断年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显著低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其他组间平均诊断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2)部分性性早熟组与外周性性早熟组临床特征比较,部分性性早熟组的平均诊断年龄、雌激素(estrogen,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hormone,IGF-1)、骨龄(bone age,BA)均显著低于外周性性早熟组;而部分性性早熟组的LH、FSH、LH峰值、LH与FSH的峰值之比显著高于外周性性早熟组。(3)平均诊断年龄相近且均偏小的下丘脑错构瘤组与部分性性早熟组的临床特征比较,下丘脑错构瘤组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E2、性激素激发试验中LH峰值及LH/FSH峰值之比、IGF-1、BA均显著高于部分性性早熟组。3.我们对治疗后的青春期前阴道出血女童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月-7年。经治疗后阴道出血复发率最高的为卵巢囊肿组,且复发病因均为自行停药;终身高或者生长曲线正常比率: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组为70%、部分性性早熟组为83%,其余组均为100%。随访过程未发现其他并发症与后遗症。研究结论1.青春期前女童阴道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性早熟为最常见病因。2.青春期前女童阴道出血经正确诊治预后良好。3.以性早熟为临床表现的下丘脑错构瘤GnRHa治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