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意图与“X比Y还W”的功能类型——兼论语用歧义结构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比Y还W”是一个常用比较句式,蕴含丰富的语用功能。本文以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修辞结构的理论为依托,从交际意图出发,研究“X比Y还W”的功能类型。本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包括对前人研究的综述,本文的研究理论和价值。在以往“X比Y还W”功能类型的研究中,注意到了“X比Y还W”的主观性,认为它既能比较,又可比拟。但是,分类标准都没能从功能本身所涉及的语用层面考虑,导致分类模糊。因而,本文致力于研究清楚“X比Y还W”的语用功能类型。 第二章是依据交际意图,对“X比Y还W”的重新分类。我们认为:“X比Y还W”的语用功能有比较类(B)、说明比拟类(S)、夸大比拟类(K)三类。后者包括夸大程度比拟类(Kc)和夸大性质比拟类(Kx)。其中,(B)实现了“X比Y还W”最基本的交际功能--比较;(K)是“X比Y还W”语法结构主观化了的修辞结构,是传统修辞学中“强喻”的一种;(S)处于“X比Y还W”语法结构和修辞结构的连续统中,是未完全主观化的临界状态。通过分析、比对这三类的语用、句法语义结构,我们能更为清晰地认识类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挖掘它们各自的本质。 第三章是对“X比Y还W”各功能类型的语用结构的分析,包括焦点和预设。我们发现,比拟说明类(S)的焦点与夸大比拟类(K)相同,区别于比较类(B);而预设与比较类(B)相近,区别于夸大比拟类(K)。这是因为焦点体现交际意图,按交际意图对“X比Y还W”初步分类时,得到(B)和(N);预设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性,(B)和(S)是把事物的可能特征可能地来说,主观性较弱,(K)是把事物的不可能特征给可能化了,主观性很强。 第四章是以焦点和预设为参照,对“X比Y还W”各功能类型的句法语义结构的分析。当我们分别以焦点和预设影响下的句法语义因素作为分类维度时,得到的两种分类结果与第三章的一致。这不仅表明说明比拟类(S)在语用结构上部分同于夸大比拟类(K)、部分近于比较类(B)的现象在句法语义结构上也得到了证实,而且还暗示听话人可能会把(S)理解成为(B)或(K)。 第五章是通过定义语用歧义结构的构成性特点,对(S)可实现为一种语用歧义结构的证明。而消解此种歧义的两个方法是:扩大听说两者的共同认知背景;添加语境提示。 第六章是结语。
其他文献
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但不少人对鸡蛋的存放和食用存在误区,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储存鸡蛋小窍门,大家从超市买回鸡蛋后,直接会把鸡蛋乱放到冰箱中。其实鸡蛋的储存也是有讲究的。  1.冰箱中鸡蛋不可小头在上  大家买回鸡蛋后,放进冰箱时要大头朝上,小头在下,这样可使蛋黄上浮后贴在气室下面,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蛋黄,也有利于保证蛋品质量。  2.鸡蛋不可横放保存  放置过久的鸡蛋,尤其是外界
期刊
一部《儒林外史》结构的现代研究史,也就是在西方文艺价值体系这一强辨“他者”的观照之下,中图叙事思想从被简单否定到逐步发现与肯定的过程。长久以来学者在研究实践中其实都
十多年过去了,路遥的作品因为具有积极向上和催人奋进的内在精神气质,其生命力已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许多作品。但是,在路遥作品的研究中却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即许多人都认为,路遥
顾城是上世纪中后期中国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生涯(1964-1974;1975-1984;1985-1993)正好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三次转型(狂乱年代--激情岁月--喧哗时代)互为映照,在这一历史进
生活中不乏水果熟吃的例子,比如用冰糖蒸雪梨以润肺,用苹果加醪糟炖甜汤,用樱桃枸杞来熬粥等,创意无限,层出不穷。这种做法可防老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吃了寒凉的水果以后受寒或肠胃不适,还可以保持水果的原本风味和营养,较为健康。  苹果牛奶蒸蛋  原料:鸡蛋2个,牛奶150毫升,苹果半个,白糖20克,炼乳适量。  做法:苹果切丝加白糖、牛奶,放到微波炉里高火微五分钟;鸡蛋打散,速度不要太快,不然气泡会很多;打
期刊
近期,一篇《牛奶将人类送进坟墓》的文章被炒得沸沸扬扬,引起人们的恐慌。然而,牛奶真的如文中所言,是人类的杀手吗?  【传言】牛奶中含有激素物质IGF-1,女性饮用过多会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男性患前列腺癌等各种癌症。  辟谣:牛奶中确实含有这种激素物质,但是含量很小。IGF-1全称叫做“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它是广泛存在于人体中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一方面,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