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清对外关系史中,华侨向菲律宾的移民活动是一项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本文通过对隆庆开放后旅菲华侨的研究,来达到对移民活动带来的各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根据内容,本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一、导论。简要叙述了本文写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史料,并对有关本课题的学术发展史进行了概括性的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同时,本部分还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所涉及的一些相关概念和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必要的说明。二、第一章简要回顾了隆庆开放之前中菲交流的情况。由于中菲交流有文字记载的史料最早出现在宋代,根据有关史料,本章主要叙述了宋元时期中菲交流的情况,对宋代以前的中菲关系史,由于原始史料的缺失,本章只侧重介绍前辈学者在研究中菲关系起源上的不同观点。三、第二章叙述隆庆开放后旅菲华侨激增的情况和原因。根据外文史料的记载,本章主要考察从隆庆开放到明末马尼拉市及周边旅菲华侨的变化情况。考虑当时明朝国内外的形势,本章认为旅菲华侨数目激增的原因主要有国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对比宋元时期中国更为开放的社会背景,本文认为,西班牙人东来带来的机遇,是隆庆开放后旅菲华侨激增的最主要原因。四、第三章围绕旅菲华侨激增的事实,介绍华侨的激增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反应涟漪。华侨在菲律宾从事商业、手工业、农业,为菲律宾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服务,深刻改变了菲律宾的原始面貌。在华侨的参与营建下,16世纪晚期,马尼拉一跃取代印度的果阿,成为当时东南亚商业的中心。华侨将海外的作物引进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粮食结构,丰富了日常饮食习惯,对17、18世纪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改变了明初以来银荒的现象,使中国货币实现了白银化,在明朝国内确立了银本位制,为张居正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带动了中国商业资本的活跃和商业城镇的兴起;在政府部门和商业雇佣关系中,提高了工资货币化的水平;推动了思想领域内对经商观念的转变。除了这些贡献之外,本章还探讨了大量华侨进入菲律宾后,在与当地土著融合中,出现的职业流动和男风问题。五、第四章梳理了从隆庆开放后到明末,菲律宾殖民当局华侨政策的演变过程。伴随着菲律宾商业的发展和西班牙人对马尼拉的殖民经营,菲律宾殖民当局对菲律宾土著进行了强制劳役和粮食征购,这样在马尼拉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菲律宾在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物价上涨的问题,再加上白银从菲律宾大量外流的事实,西班牙殖民者动辄将问题归咎于华侨的商业活动。在维持岌岌可危的统治中,殖民当局对华侨作出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并多次对他们进行了驱逐乃至血腥大屠杀。六、第五章选取了影响中菲关系的三大事件,即:林凤事件、潘和五事件和1603年西班牙屠杀华侨事件,集中地反应了隆庆开放后,明政府对待菲律宾排华的态度。在林凤事件中,妄自称大的明朝政府与西班牙人联合剿杀了中国人的海外移民活动,在处置林凤事件带来的问题时,以王望高为首的中国官员所表现出的腐败受到了西班牙的强烈鄙视。在潘和五事件发生后,面对菲律宾殖民当局对华侨的驱逐,明朝政府派遣官员前往菲律宾招回三千华侨,表现了难能可贵的护侨精神。在1603年西班牙屠杀华侨事件中,明政府视华侨为贱如草芥的“弃民”,对被屠杀的中国人熟视无睹,暴露了在大航海时代明朝政府的无知与落伍。而且影响更为深远的是,明朝政府的“弃民”论被清王朝继承下来,在此后数百年间的排华和屠杀华侨事件中,中国政府屡以弃民而置之不顾,为华侨在海外发展史中悲惨的命运埋下了祸根。七、结语。在全文章节的基础上,对本文中所提到的重要论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