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试点、推广至今已十年有余。这十年里,新农合制度的发展之快大家有目共睹,同时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及增强农民疾病经济风险防御能力方面也立下了不少功绩,其发展可谓在“速度”与“质量”两方面齐头并进。但尽管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等各方面需求急速上升,显然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并且,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同时,城镇医疗保障制度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得愈加完善,城乡居民间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绩效,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做出应有贡献。本文构建了以考察新农合对农民健康、收入及就医流向三方面影响的新农合制度绩效评价框架,采用适用于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的双重差分计量模型对这三方面影响进行了估计,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快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现行新农合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基金运行效率和安全;以及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