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剑麻纤维填充聚甲醛润滑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传统材料的废弃、填埋、焚烧和回收等处理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目前使用的以 PTFE、MoS2为填料的聚甲醛(POM)自润滑复合材料废弃焚烧处理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本研究采用剑麻纤维(SF)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同填充改性聚甲醛,以期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 POM自润滑材料的生态环境化。  通过挤塑和注射成型的方法制备POM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POM+5wt.%SF+5wt.% LD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其稳定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比纯POM降低了31.1%和26.8%。  为了提高SF与POM基体的界面相容性,采用碱、碱-偶联和碱-接枝三种方法对SF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F表面改性效果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降低SF表面极性,其中碱-接枝处理SF获得了最为理想的改性效果。  改性SF填充POM复合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SF经过碱、碱-偶联和碱-接枝处理后,POM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均得到提高,其中经过12.5%的NaOH溶液和苯乙烯接枝处理后的SF填充的POM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综合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其稳定摩擦系数为0.132,磨损率为1.06×10-6mm3/N.m,与纯 POM相比,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43.9%及51.2%,耐磨性提高了108%,与未改性SF相比,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4.9%和38.7%。  X射线衍射(XRD)和DSC研究POM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结果表明:SF的填充量和表面状态不会改变POM的晶体结构,但会影响复合材料的结晶度。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CVD法制备碳纳米管入手,开发出了一种能高产率制备高质量多壁碳纳米管的高效催化剂,同时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形状较为规则的碳纳米管球,此外,针对碳纳米管在复合
本文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基础上,以空间生产视域对中国电影的空间生产格局进行厘定,分析了中国电影“空间生产”的几种主要形态,并着重对近年引人注目的贵州电影的
本体(Ontology)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它提供了对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本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本体的构建却是一项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目前,本体的建立基本还是采用手工静态构
对聚丙烯(PP)进行物理共混改性是实现聚丙烯高性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易造成刚性大幅度下降,以及PP与无机刚性粒子复合材料增韧效果差等问题,本文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