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近年来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正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陈清泰在“第十一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上所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基础在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中国上市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的制度建设。国内大量学者对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进行研究,提出公司治理在中国微观经济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资本市场应当成为中国公司治理建设的推动力,继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公司治理指数与评价报告》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从2003年的48.96提高到2012年的60.60,但有效性依然整体偏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治理指数是对公司治理状况的清晰呈现,而本文则是通过衡量公司治理的几个主要因素来构建公司治理指数,通过其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明确公司治理指数的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四个层面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即围绕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对其绩效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对公司治理指数概念和公司绩效概念的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关联交易理论、“掏空”与“支持”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从理论角度解释了本文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联系的缘由,并为下文的假设提出以及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从整体视角和长远视角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此后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搜索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进行研究,据此得出实证结果并加以分析;最后笔者将实证结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结论为公司治理的前景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首先,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整体关系的理论假设;然后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分为四个方面15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并将其作为自变量;接着选择ROA和托宾Q值作为因变量即公司绩效,同时选取可能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以此构建模型,在对全变量、分行业、分控股股东性质进行描述性统计之后,在控制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运用单变量检验对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偏相关性进行检验,了解其相关程度;最后通过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并在排除共线性现象的基础上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基于对模型设定及理论假设可靠程度的检验,本文通过更换用来衡量公司绩效的因变量来进行稳健性测试。本文主要通过Excel软件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本文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对公司治理背景的概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点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随后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据此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之后,指出研究中尚存的不足并据此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是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在对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概念及构成进行整理归纳之后,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关联交易理论、“掏壁”与“支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基本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从整体视角和长远视角两个方面,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第五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关键部分,通过选取合适的变量构建模型,在对选定的样本搜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实证结果并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假设;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基于上文的实证结论,通过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结论为公司治理的前景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公司治理指数化,同时将公司绩效分为公司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用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随后对公司治理与公司长期绩效、短期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公司治理指数在衡量公司长期绩效、短期绩效时的可靠程度进行比较得出本文的结论:(1)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治理指数以及不同控股股东性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CGI受到行业因素和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2)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泊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公司绩效越好。(3)从长期视角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在对公司的长期绩效的衡量上比短期绩效更可靠。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于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四个层面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即围绕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对其绩效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对公司治理指数概念和公司绩效概念的界定,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关联交易理论、“掏空”与“支持”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从理论角度解释了本文将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联系的缘由,并为下文的假设提出以及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从整体视角和长远视角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此后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搜索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进行研究,据此得出实证结果并加以分析;最后笔者将实证结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进行分析,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结论为公司治理的前景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首先,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整体关系的理论假设;然后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分为四个方面15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并将其作为自变量;接着选择ROA和托宾Q值作为因变量即公司绩效,同时选取可能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以此构建模型,在对全变量、分行业、分控股股东性质进行描述性统计之后,在控制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运用单变量检验对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偏相关性进行检验,了解其相关程度;最后通过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并在排除共线性现象的基础上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基于对模型设定及理论假设可靠程度的检验,本文通过更换用来衡量公司绩效的因变量来进行稳健性测试。本文主要通过Excel软件和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本文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对公司治理背景的概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点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随后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据此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文献之后,指出研究中尚存的不足并据此提出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三部分是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在对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概念及构成进行整理归纳之后,提出委托代理理论、关联交易理论、“掏壁”与“支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基本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从整体视角和长远视角两个方面,提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第五部分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关键部分,通过选取合适的变量构建模型,在对选定的样本搜集整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实证结果并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假设;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基于上文的实证结论,通过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结论为公司治理的前景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公司治理指数化,同时将公司绩效分为公司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用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随后对公司治理与公司长期绩效、短期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公司治理指数在衡量公司长期绩效、短期绩效时的可靠程度进行比较得出本文的结论:(1)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治理指数以及不同控股股东性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CGI受到行业因素和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2)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泊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公司绩效越好。(3)从长期视角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在对公司的长期绩效的衡量上比短期绩效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