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作为内地幻想文学领军人物,凭借回忆北大生活的小说《此间的少年》踏入文坛。随后出版过《九州·缥缈录》系列小说,《光明皇帝:业火》、《涿鹿》《龙族》系列小说,《龙与少年游》等,担任过《九州幻想》杂志主编,纵横中文网副总经理等职位。多次进入中国作家富豪榜,并于2014年以2550万的收入成为作家富豪榜的新首富。江南的奇幻小说的成功,除了小说本身的魅力,还包含了许多商业化运作的因素,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文学产业链。这些构成了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追溯中外奇幻小说的发源于发展历程,厘清奇幻文学的基本概念的定义。第二部分,从江南奇幻小说文本角度和读者角度论述其作品畅销原因。从作品本身来讲,江南小说在“孤独的少年”形象塑造上,把握了年轻读者的心理需求:对作品似真性的强化,对传统侠文化的传承,对现有文明的怀疑与思考,对“神性”的重构都成为江南奇幻小说的鲜明特点。在对其小说的读者研究方面,新媒介的广泛使用对读者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随着时代变化,读者群的定位更加细化,消费方式也随之改变。最后,江南奇幻小说之所以畅销,主要是由于它满足了读者内心的情感需求;虚构世界带来的愉悦和小说中互文性给读者带来的亲近感。第三部分,从生产模式和营销策略两个方面对江南奇幻小说的产业化运作进行了剖析。在其营销策略中,主要是采用了双轨式模式,将其参与构建的“九州”系列小说开放给更多的写作者参与,一方面保证了作品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班底,保证作品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准确定位消费群,连载和单行本相结合:整合多种形式资源,多元共生,最终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江南奇幻小说的产业化运作进行了总结,其全版权的运营方式对今后的文学作品商业化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相反,江南奇幻小说产业化过程中也损失了文本的文学性,存在影响小说审美及自我重复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