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总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及其对当今理论本身的深刻挑战。在当代艺术生产过程中,科技意识形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材料、技术方式,从艺术生产的操作层面不可抗拒地渗透至艺术生产的观念层面,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影响着当代艺术的生产。诗词作为文学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个“技术本体化”的时代,技术无论作为工具性的存在还是作为关涉诗词艺术“如何可能”的最基本元素,都会对诗词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首先,本文从技术与诗词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技术的含义以及诗词创作中所涉及的物质载体——外在的工具性技术(如印刷术、造纸术)和内在的构成诗词最基本要素的技术(如用韵、平仄、对仗)。并着重从内在的构成诗词最基本要素的技术出发,论述了技术在诗词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本文详细考察了诗词在语法上以及格律上的技术。在语法上具有的独特技术有:省主语、省谓语、倒装等;在格律上运用的技术有:如何运用韵脚、使用平仄、粘对、对仗等。再次,本文对诗词中所使用的技术进行了对比,从句型字数、平仄声调、用韵、对仗等方面分析出诗词的不同。由此得出,由于诗词使用技术的不同而造成诗词在形式上的差异,而形式上的差异又会使诗词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接着,我们通过诗词在结构句式、平仄用韵等方面使用技术的不同而产生的“诗庄词媚”的艺术效果,进一步证明了:没有这样的技术载体就不会有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我们通过分析国内外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诗词创作学习的现状,对运用计算机这种工具技术进行诗词学习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计算机可以检测写出来的诗词是否符合格律,可以对诗词作者进行词语的提示,并且可以对未完成的诗词进行补充并让作者择优选择。这种方法即利用外在的技术工具通过分解构成事物本身的内在技术成分来促进技术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