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理论上阐明少弱精症“肝郁肾虚”的中医病机,并观察疏肝补肾毓麟汤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建立以腺嘌呤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所致的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从VDAC2及cAMP/PKA通路表达角度探讨疏肝补肾毓麟汤对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方法:
1.理论研究:梳理少弱精症中医历史源流,探讨少弱精症的中医病机,阐明疏肝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中医理论机制。
2.临床研究:将符合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诊断的80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疏肝补肾毓麟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麒麟丸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PR级)的变化判断疗效。
3.实验研究: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3只。采用腺嘌呤灌胃及慢性束缚应激刺激,建立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整个造模过程用时21日。前3周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大鼠按体质量灌胃腺嘌呤(lmL/100g/d),连续灌胃14日,同时每天用束缚罐束缚大鼠(3小时/次,2次/日)。空白组正常喂养。在第3周最后一天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查行为学、血清cAMP、cGMP,检测精子质量及光镜观察睾丸病理切片,检测模型是否成功。第22日开始,中药组用疏肝补肾毓麟汤浓缩剂灌胃,根据大鼠与人体表面积折算剂量比值,灌胃剂量分别为为32.4g/Kg/d,8.1g/Kg/d,1次/日。给药期间每隔一天称重,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连续28日。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连续28日。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皮毛、进食量、活动状态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通过观察一般状态、行为学、进食量、体质量及生殖器官质量、精液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AMP、cGMP及性激素睾酮(T)含量并通过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VDAC2甲基化;免疫荧光法、荧光定量PCR、Western bolt检测VDAC2、PKA、AKAP4的表达;试剂盒法检测Ca2+及ATP酶的浓度;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高低。
结果:
理论研究:肝郁肾虚是少弱精症的重要基本病机之一,病位责之肝与肾,肝郁肾虚互相影响,虚实夹杂,疏肝补肾法为少弱精症的重要治疗大法。
临床研究: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位与55%,与之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精液量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相比,治疗组的精子密度及活力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实验研究:较之空白组,模型组大鼠进食量、体重、生殖器官重量、cAMP、cAMP/cGMP比值、睾酮、精子密度及活动率、VDAC2、AKAP4、PKA的mRNA及蛋白表达、Ca2+及ATP酶、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或0.01<P<0.05);cGMP、VDAC2甲基化则显著升高(P<0.01)。较之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进食量、体重、生殖器重量降低cAMP、cAMP/cGMP比值、睾酮、精子密度及活动率、VDAC2、AKAP4、PKA的mRNA及蛋白表达、Ca2+及ATP酶、线粒体膜电位均提高(P<0.01或0.01<P<0.05);cGMP、VDAC2甲基化则降低(P<0.01)。较之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除AKAP4(0.01<P<0.05),其余无差异;中药低剂量组有差异(P<0.01)。
结论:
1.少弱精症的病机属于虚实夹杂,主要表现为肝郁肾虚。疏肝补肾法是治疗少弱精症的有效治法。
2.疏肝补肾毓麟汤治疗少弱精症疗效显著。
3.以腺嘌呤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成功建立复合型模型。
4.疏肝补肾毓麟汤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改善一般症状。
5.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调控HPG轴来调节性激素睾酮的分泌,增加睾丸及附睾的质量来改善模型大鼠的精子数量。
6.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抑制VDAC2的甲基化,增强VDAC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细胞浆内Ca2+的浓度,进而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浓度增强精子活力。
7.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调节cAMP/PKA通路,提高PKA的活性,一定程度提高AKAP4的表达,从而加强线粒体的ATP产出来增强精子的活力。
8.精子的获能途径除了cAMP/PKA的酪氨酸磷酸化外,AKAP4的糖酵解可能是另一个重要途径。
理论上阐明少弱精症“肝郁肾虚”的中医病机,并观察疏肝补肾毓麟汤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建立以腺嘌呤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所致的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从VDAC2及cAMP/PKA通路表达角度探讨疏肝补肾毓麟汤对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方法:
1.理论研究:梳理少弱精症中医历史源流,探讨少弱精症的中医病机,阐明疏肝补肾法治疗少弱精症的中医理论机制。
2.临床研究:将符合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诊断的80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疏肝补肾毓麟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麒麟丸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PR级)的变化判断疗效。
3.实验研究:雄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3只。采用腺嘌呤灌胃及慢性束缚应激刺激,建立肝郁肾虚型少弱精症大鼠模型。整个造模过程用时21日。前3周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大鼠按体质量灌胃腺嘌呤(lmL/100g/d),连续灌胃14日,同时每天用束缚罐束缚大鼠(3小时/次,2次/日)。空白组正常喂养。在第3周最后一天每组随机抽取3只大鼠查行为学、血清cAMP、cGMP,检测精子质量及光镜观察睾丸病理切片,检测模型是否成功。第22日开始,中药组用疏肝补肾毓麟汤浓缩剂灌胃,根据大鼠与人体表面积折算剂量比值,灌胃剂量分别为为32.4g/Kg/d,8.1g/Kg/d,1次/日。给药期间每隔一天称重,根据体重调整给药剂量,连续28日。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连续28日。造模过程中,每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皮毛、进食量、活动状态等一般情况。造模结束后,通过观察一般状态、行为学、进食量、体质量及生殖器官质量、精液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AMP、cGMP及性激素睾酮(T)含量并通过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VDAC2甲基化;免疫荧光法、荧光定量PCR、Western bolt检测VDAC2、PKA、AKAP4的表达;试剂盒法检测Ca2+及ATP酶的浓度;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高低。
结果:
理论研究:肝郁肾虚是少弱精症的重要基本病机之一,病位责之肝与肾,肝郁肾虚互相影响,虚实夹杂,疏肝补肾法为少弱精症的重要治疗大法。
临床研究: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位与55%,与之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精液量均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相比,治疗组的精子密度及活力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实验研究:较之空白组,模型组大鼠进食量、体重、生殖器官重量、cAMP、cAMP/cGMP比值、睾酮、精子密度及活动率、VDAC2、AKAP4、PKA的mRNA及蛋白表达、Ca2+及ATP酶、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或0.01<P<0.05);cGMP、VDAC2甲基化则显著升高(P<0.01)。较之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进食量、体重、生殖器重量降低cAMP、cAMP/cGMP比值、睾酮、精子密度及活动率、VDAC2、AKAP4、PKA的mRNA及蛋白表达、Ca2+及ATP酶、线粒体膜电位均提高(P<0.01或0.01<P<0.05);cGMP、VDAC2甲基化则降低(P<0.01)。较之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除AKAP4(0.01<P<0.05),其余无差异;中药低剂量组有差异(P<0.01)。
结论:
1.少弱精症的病机属于虚实夹杂,主要表现为肝郁肾虚。疏肝补肾法是治疗少弱精症的有效治法。
2.疏肝补肾毓麟汤治疗少弱精症疗效显著。
3.以腺嘌呤灌胃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成功建立复合型模型。
4.疏肝补肾毓麟汤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改善一般症状。
5.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调控HPG轴来调节性激素睾酮的分泌,增加睾丸及附睾的质量来改善模型大鼠的精子数量。
6.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抑制VDAC2的甲基化,增强VDAC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细胞浆内Ca2+的浓度,进而改变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浓度增强精子活力。
7.疏肝补肾毓麟汤可能通过调节cAMP/PKA通路,提高PKA的活性,一定程度提高AKAP4的表达,从而加强线粒体的ATP产出来增强精子的活力。
8.精子的获能途径除了cAMP/PKA的酪氨酸磷酸化外,AKAP4的糖酵解可能是另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