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年是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社会变革最为迅速的十年,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世界,尤其是教育。人们深刻意识到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多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发展信息素养教育,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和未来生活的挑战。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更多地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用今天的知识和教育方式培养明天的人才,可想而知,培养出来的人将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正在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以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本是一种很具实效性和推广价值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将其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也就成为一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讨,提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规范,研究结合学校特色的项目教学法实践框架,总结项目教学法应用策略和优化建议,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教学体系。笔者以海南省某中学七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以“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这一单元进行了为期十周的教学实践研究。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以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项目教学法的步骤制定了可行的教学设计。之后,学生进行项目的选择、小组的分工、项目计划的制订、项目问题的解决和项目作品展示等教学环节。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利用对比分析法对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践研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项目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等各方面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课程目标、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研究背景,探讨项目教育的现实目的和意义,论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相关研究基础。对项目、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确定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步骤,探讨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后面的教学实施奠定科学依据。通过文献阅读对项目教学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确定项目课题的选择,选定课题后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项目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课程项目的设计。第四部分:教学实践过程。首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接着进行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模式对比研究,将项目教学过程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到总结阶段详细展开。第五部分:实践效果分析。项目教学实践结束后,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过程材料进行分析。对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比分析,了解学生是否能适应项目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教学法使用前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是否有变化,知识的学习是否明显掌握等。再从课堂纪律、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的优势、不足及使用策略。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展望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