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复杂严峻挑战。在这一国内外环境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国事访问期间,提出了符合亚欧大陆经济合作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其中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希望与沿线国家合作共赢,齐心协力助推经贸发展。截至目前,多国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签署合作文件的国家不仅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更有来自大洋洲和美洲的国家。由此可见,沿线涉及国家分布范围广泛,各国在文化、习俗、宗教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性,这会对“一带一路”倡议行动造成困难与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造成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总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程度和特点;探究各分维度文化距离因素对贸易的作用程度及影响方向。首先,本文从霍夫斯塔德的六维度文化距离理论的角度出发,筛取了61个样本国家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女性主义、长期取向/短期取向和自我放纵/约束的文化距离数据。基于KSI指数法和欧式距离测算法分别构造距离公式,求得中国与沿线样本国家在总文化距离和分维度文化距离上的数值。由于所获数据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应对文化距离随时间变化这一问题,本文参考綦建红(2012)等学者的文献,通过加入中国与样本国家建交年数的倒数,扩展了文化距离测算公式。其次,笔者借鉴经典贸易引力模型,加入其他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公式,同时获取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样本国家在2008~2018年期间的双边贸易总量数据,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回归。研究发现,线性模型回归之后得到的结果是总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量的影响是抑制的,但是运用不同的文化距离测量工具得到的回归显著性不统一;非线性模型回归之后得到的结果是总文化距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量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当国家间文化距离逐渐扩大时,受到交易成本和需求偏好的影响,双边贸易流量逐渐降低;但是当文化距离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贸易互补性的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流量逐渐上涨。六个分维度文化距离对两国双边贸易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线性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除权力距离之外,其他维度均不显著。进而通过非线性模型回归得到结果表明,较大的权力距离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开展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长期取向/短期取向对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面影响,但是无法确定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女性主义和自我放纵/约束三个维度的影响特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两种不同的文化距离测算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模型回归,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回归分析的准确性。同时,大部分的相关研究是运用霍夫斯塔德的传统四维度文化距离进行研究,本文从其最新的六维度文化距离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相对更加全面。总而言之,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提升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水平是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有利方面,这与“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重点内容相统一,是国家合作共赢的社会基础。国家和企业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积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深入学习合作国家的人文背景,增进了解和互信,加深人民之间的友谊,进而降低双边贸易成本,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