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后三维重建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121例常规超声提示为肾脏肿瘤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后三维重建,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包括肾透明细胞癌91例,乳头状肾癌5例,嫌色细胞癌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9例,囊性肾瘤1例。仪器为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C5-2超声造影探头及V6-2三维容积探头(图1)。患者首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SonoVue 1.2ml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三维容积探头调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位置和大小,确定扫查角度,嘱患者屏气,开始3D-CPA检查;再次经静脉注射造影剂0.8ml,从肾动脉增强开始使用三维容积探头进行3D-CEUS检查并存储资料。检查结束后分析常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应用QLAB工作软件分别进行3D-CPA及3D-CEUS重建,观察病灶的血供特征,存储图像资料。数据采用STATA 7.0统计软件分析。常规超声检查的内容包括回声、内部均匀度、暗环、CDFI血流信号、阻力指数。CDFI显示肾脏肿瘤血供分为5型:0级未测及血流信号;Ⅰ级周边血流信号;Ⅱ级内部少量血流信号;Ⅲ级内部较丰富血流信号;Ⅳ级内部丰富血流信号。CEUS研究内容包括增强时间、增强方式、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减退时间、减退方式、充盈缺损区及假包膜的显示。3D-CPA对肾脏肿瘤血供显示可分为4型:Ⅰ级零星点状;Ⅱ级少量短线状;Ⅲ级较丰富线状:Ⅳ级杂乱树枝状。3D-CEUS显示肿瘤血供分为4型:Ⅰ级云雾状;Ⅱ级细网状;Ⅲ级粗网状;Ⅳ级杂乱树枝状。图像分型由两位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共同判定。研究结果肾脏良恶性肿瘤常规超声图像特点:肾细胞癌多表现为稍高回声或低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见暗环;良性肾脏肿瘤回声表现表现为高回声或部分呈低回声,内部回声尚均匀,无暗环。肾脏良恶性肿瘤CDFI血流信号及3D-CPA血供方式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D-CPA对血供的显示优于CDFI。肾脏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增强特点:肾细胞癌多为与肾皮质同步增强,快速减退,峰值强度等于或高于肾皮质,内部可见充盈缺损区,部分见假包膜;肾错构瘤超声造影特点多为缓慢增强或向心性增强,峰值强度低于肾皮质,内部回声尚均匀,无假包膜。3D-CEUS可以显示出病灶滋养血管的立体图像,血管的走行、分布及其空间关系。三维重建后肿瘤的血供可表现为不同基本类型的混叠。肾脏良恶性肿瘤3D-CEUS显示的血供类型特点:肾细胞癌血供多表现为迂曲扩张的粗网状或杂乱树枝状,内部可见充盈缺损区,部分见假包膜;错构瘤血供多表现为云雾状,皮质期局部结构可呈不均匀网状或树枝状,实质期表现为均匀的网状。3D-CEUS对肿瘤血供的显示优于3D-CPA及CEUS。不同亚型肾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方式之间有差别,透明细胞癌多与肾皮质同步增强,快速减退,峰值强度等于或高于肾皮质,内部常见充盈缺损区;乳头状肾癌及嫌色细胞癌多与肾皮质同步增强,快速减退,峰值强度低于肾皮质,内部回声尚均匀。但是其3D-CEUS显示的血供方式之间的差别不明显。结论肾脏良恶性肿瘤3D-CEUS显示的血供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更全面显示肾脏肿瘤内部血管立体结构,其对肿瘤血供的显示优于3D-CPA及CEUS,从而为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肾脏肿瘤超声造影后三维重建是超声造影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