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成都地区地表径流及降水量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应的方法,估算得出成都地区的水资源总量。首先根据成都地区30m分辨率DEM数据,利用GIS平台计算与人工分析得出区域内天然分水岭并提取盆地子流域边界,将其分为沱江流域和岷江流域两部分,然后与成都行政边界结合,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出研究区主要河流,最后确定以岷江流域紫坪铺水文测站为入水点,位于沱江流域的红浪水文测站、岷江流域彭山水文测站、东风渠总干渠、东风渠龙泉山隧道口为出水点的封闭研究区。由于资料数量有限,本文以研究区出山口水文测站为界,将研究区分为山区和平原区两部分研究区域:山区水资源总量由出山口各水文测站过境水量的年径流总量之和求得,平原区水资源总量是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平原区32个雨量站年平均降水量,再结合平原区总面积计算平原区降水总量,将之转换为降水资源总量。山区地表径流总量利用岷江流域紫坪铺站、杨柳坪站、跃子岩站、新新场站,沱江流域曙光站、旭日站、尖兵站共7个出山口水文测站1968-1975年连续8年年径流总量而求得;平原区水资源量估算根据平原区雨量站的分布及相应的降水量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对平原区的降水资源总量进行计算,其中共使用岷江流域温江站、望江楼站、石堤堰站等,沱江流域金轮站、黄许镇站、马井站等共32个雨量站1968年-1975年连续8年年降水量数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水资源以径流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来自于山区,山区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大约占研究区总水量的60%;(2)岷江上游来水是山区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水源。位于岷江出山口的紫坪铺水文测站多年平均过境流量较大,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值占山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81.2%;(3)紫坪铺水文测站过境流量对研究区水资源总量贡献率最高。研究区内主要有岷江、沱江两大江,其中紫坪铺水文测站位于岷江出山口处,其多年年平均径流量占研究区总量的48.5%;(4)研究区内沱江流域降水量由西北山前向东南方向递减;(5)研究区内水资源总量平均值为281亿m3,8年之内年际变化较小,波动范围是在±20亿m3之内,其中降水资源量大致占40%,山区径流量大致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