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制约人民群众发展的贫困问题,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走访调研,将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上,并就扶贫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和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分析说明本选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本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第二章,分析了习近平扶贫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及理论来源。一方面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后,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消除贫困,同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扶贫工作也已成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结合自己的扶贫实践经历提出了一系列扶贫观点和论述。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来源。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一方面习近平扶贫思想内容丰富,强调扶贫主体要界定清楚各自的职责,对扶贫对象要进行明确定位,依据新形势要制定新的扶贫目标和指导原则,对扶贫路径要进行科学选择,要有效考核扶贫的效果。另一方面习近平扶贫思想具有民本性、创新性、全面性、精准性等鲜明的特点。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扶贫思想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在理论贡献上,一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二是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扶贫思想;三是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思想;四是提供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在实践意义上,一是加快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了民族和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完善了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四是提供了贫困治理经验,推动了世界反贫困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