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芪白术方对胃癌患者血清免疫因子及肠道微生态调控作用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胃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免疫因子(IFN-γ、IL-4、TNF-α)表达、肠道细菌计数、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的细菌组成是否存在差异;  2.观察归芪白术方辅助治疗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免疫因子(IFN-γ、IL-4、TNF-α)表达、肠道细菌计数、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的细菌组成的影响,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1.检测胃癌高发区武威市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免疫因子(IFN-γ、IL-4、TNF-α)表达、肠道细菌计数、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的细菌组成的差异,并选取健康体检人为正常对照组:  1.1 一般情况检测:对正常对照组和胃癌患者进行《Kamofsky》评分、ECOG评分分析;  1.2 免疫因子检测:采集正常对照组和胃癌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正常对照组及患者血清IFN-γ、IL-4、TNF-α含量;  1.3 肠道微生态检测:采集正常对照组及胃癌患者新鲜粪便,细菌涂片计数,监测肠道菌群比例变化,同时收集粪便中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不同组间肠道菌群16s r DNA V3-V4区进行检测,观察OTU及门水平的细菌组成变化。  2.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简称为西医组)和归芪白术方(明·《普济方》)辅助治疗组(简称中西医联合组),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西医联合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芪白术方治疗:  2.1 一般情况检测: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进行治疗前、后《Kamofsky》评分和ECOG评分分析;  2.2 免疫因子检测:分别采集西医组和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前及疗程完成后晨起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正常对照组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4、TNF-α含量;  2.3 肠道微生态检测:采集西医组和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前及疗程完成后新鲜粪便,细菌涂片计数,监测肠道菌群比例变化,同时收集粪便中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不同组间肠道菌群16s rDNA V3-V4区进行检测,观察OTU及门水平的细菌组成变化。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Kamofsky》评分下降,ECOG评分上升,免疫因子IL-4、TNF-α表达上升,IFN-γ表达下降,肠道细菌计数G+杆菌减少、G-杆菌/G+球菌/G-球菌增多(P<0.05),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上微生物组成无明显差异;  2.与治疗前比较,西医组治疗后《Kamofsky》评分上升,ECOG评分下降,免疫因子IL-4、TNF-α表达下降,IFN-γ表达上升,肠道细菌计数G+杆菌增多、G-杆菌/G+球菌/G-球菌减少(P<0.05),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上微生物组成无明显差异;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后《Kamofsky》评分上升,ECOG评分下降,免疫因子IL-4、TNF-α表达下降,IFN-γ表达上升,肠道细菌计数G+杆菌增多、G-杆菌/G+球菌/G-球菌减少(P<0.05),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上微生物组成无明显差异;  3.疗程结束后与西医组比较,中西医联合组《Kamofsky》评分上升,免疫因子IL-4、TNF-α表达下降,IFN-γ表达上升,肠道细菌计数G+杆菌增多、G-杆菌/G+球菌/G-球菌减少(P<0.05),ECOG评分、肠道菌群OTU及门水平上微生物组成无明显差异。  结论: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出现生活质量低,免疫因子IFN-γ、IL-4、TNF-α表达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现象;  2.归芪白术方辅助治疗能够提高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因子IFN-γ、IL-4、TNF-α表达,调节肠道菌群失调。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研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处方选穴规律,探寻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