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及生物技术协同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饮用水水源已普遍受到有机物、氨氮污染。由于常规工艺对氨氮、高锰酸钾指数等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难以保证出厂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尤其低温下,硝化细菌生长代谢缓慢将导致氨氮去除效果下降明显。为此,需要研发新型水处理技术保障饮用水安全。本试验研究了在线混凝及生物技术协同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净水效能,并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研究了常温期、低温期组合工艺生物处理阶段的工艺流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常温期(水温>10℃):试验进水氨氮为1.54~3.38mg/L,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2.5%;进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为3.12~5.58mg/L,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59.5%;进水UV254为0.184cm-1~0.284cm-1,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80.2%。组合工艺运行期间混凝及生物技术单元对氨氮、CODMn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94.0%、67.3%;超滤膜单元分别为6.0%、32.7%。(2)低温期(水温≤10℃):试验进水氨氮为1.22~2.16mg/L,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7.8%;进水CODMn为2.88~5.55mg/L,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53.5%;进水UV254为0.156cm-1~0.340cm-1,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74.3%。组合工艺运行期间混凝及生物技术单元对氨氮、CODMn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94.5%、56.3%;超滤膜单元分别为5.5%、43.7%。与此同时,组合工艺对DOC、铁和锰的去除率分别为41.0%、98.9%和96.7%,试验过程中亚硝盐氮没有积累,且工艺出水浊度稳定在0.1NTU以下,符合《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2013版)的规定。(3)为减缓膜污染,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超滤膜过滤方式以及主要运行参数,包括膜通量、过滤时间、物理清洗时间以及化学清洗周期进行探讨。试验得出超滤膜运行最优工况:采用错流过滤,回流量为0.3m3/h;膜通量为35L/(m2·h),过滤时间为50min;物理清洗为气洗50s、气水反冲洗70s和正冲洗20s;化学清洗药剂采用100ppm次氯酸钠,清洗周期为物理清洗6次。最优工况下,跨膜压差(TMP)增长缓慢,膜污染得到有效缓解。
其他文献
气候友好型技术的转让和传播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规则中的关键内容。然而,《公约》体系确立的积极规则与现行世贸组织《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产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如何从操作的角度具体落实评价改革的思想?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试卷命题往往是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表达,重课本知识
简介了该规范的编制特点。从污染控制的思路出发,重点介绍了综合医院的不同医疗环境控制要求,并阐述了医疗工艺、感染控制、节能减排、用房分级、一般手术室、特殊病房与暖通
海王九岛,位于黄海北部,长山列岛东北端,由9个岛屿组成,陆域面积6.1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9.2公里。岛上现有居民5762人,主要分布在大王家岛和瘦龙岛,其中大王家岛5290人,目前生活饮用水
本轮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为我国提升发展层次、在全球配置资源、扩大全球影响力方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未来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把握机遇,以适应并把控经济全球化
报纸
目的:研究电解液不同Ca、P浓度对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结构和特性的影响。方法:根据电解液中Ca、P浓度的不同,将纯钛试件分成A、B和C共3组,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制备纯钛表面氧化膜
中国石化2011年职业技能竞赛于近日圆满结束。职业技能竞赛是一线员工竞技比赛的竞赛场,更是锤炼作风、提升技能、激发热情的练兵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这个平台,造就了一批闻
近代云南地缘战略地位形成的基本要素可细分为自然地理、人口和民族分布、区位、文化、矿产资源、军事地理、政治七个方面。边疆、民族、山区构成近代云南地缘战略地位中最基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纯钛耐腐蚀性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试件36件,分别进行机械抛光和电解抛光后,浸泡于不同氟浓度(0%、0.05%、0.2%)人工唾液中,(37.0±1.0)℃浸泡4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发展中,继电保护技术占有很大的比重,属于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点。智能变电站强化了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在推进变电站智能化的同时,通过继电保护技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