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课程领导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教师在学校课程事务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认可,中学教师能否参与以及怎样才能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等问题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下,中学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事务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深入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其值得教育研究者进行探讨,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对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作了相关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中学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变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没有获得应有的权力与地位。在此基础上,笔者反思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事务中遭遇困境的原因,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学教师有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策略,以期为学校和教师在课程领导问题方面做些微薄的贡献。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假设、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相关文献综述。首先对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中学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与领导、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等。然后对外国和中国的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评价。第三部分为调查与讨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调查设计过程和调查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不同学校在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的差异和存在的各种问题。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建议。在对以上所作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分别提出促进中学教师有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发现,中学教师在参与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对课程领导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师实际参与情况不容乐观;学校领导放权力度不够;课程相关资源不足;教师培训层次不高。本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1、政策层面: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教师权力,通过规章制度、实施适当的行政奖励等方法进行规定,对教师参与学校课程领导给予制度化的保障;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2、学校领导层面:校长适当放权;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建立课程领导共同体。3、教师自身层面:提高课程领导意识与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实施反思教学;加强和学生的接触,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