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主动避障轨迹优化及自适应协同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正快速由2级自动驾驶朝着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并最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然而尽管如此,智能驾驶仍然面临众多的技术挑战,如在高动态的结构化道路上,仍然存在道路场景复杂多变、不可预见性高、突发状况多等待解决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四轮驱动智能汽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交通环境和道路条件,设计了结构化道路下智能汽车轨迹规划及运动控制策略,实现了智能车辆在复杂动态环境下安全、平稳、准确的避障规划与控制。全文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现有基于曲线插值法的运动规划策略简单、曲线质量和规划复杂程度难以协调、迁移应用能力不高的问题,采用四阶Bézier曲线,结合改进风险势场模型,通过充分运用曲线几何性质,提出了计算方便、实时性高、工况适应性良好的智能汽车主动避障动态轨迹规划方法。2)针对智能车辆轨迹规划过程中环境复杂、道路情况多变的问题,对本文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进一步改善,结合路径离散采样思想,搭建了兼顾行驶安全性、路径平滑性、路径连续性、行驶效率的智能汽车运动规划模型,使其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路况。针对Frenet坐标系和笛卡尔坐标系之间转换关系复杂、计算不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更为简便的直接映射法,降低了传统离散优化算法的复杂性。3)针对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结合车辆单轨动力学模型和视觉预瞄模型,考虑车辆路径跟踪精度、转向轻便性和车辆稳定性,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预瞄距离的横向滑模控制器;结合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加速度预瞄的车辆纵向控制器,实现了智能车辆的纵横向协同控制。4)为验证本文提出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模型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软件的联合仿真平台。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智能汽车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算法能实时规划避障轨迹,引导车辆安全、舒适、稳定地实现主动避障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频发的交通事故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存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有关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环境感知是智能汽车中的一个关键技术,提供实时、准确的道路车辆目标信息是实现精准决策、规划与控制的前提。本文基于毫米波雷达与摄像头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研究道路车辆检测与跟踪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毫米波雷达有效目标确定方法。首先分析毫米波雷达的
飞秒激光具有超快、超强的特性,在微纳加工制造中展现出了高质量、高精度的优势。目前飞秒激光加工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激光在材料表面激发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激元,可以诱导表面周期纳米结构。本文搭建了飞秒激光双光束干涉系统,研究了飞秒激光诱导周期表面结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一种监测飞秒激光双光束干涉实验中共点和同时的新方法。探讨了借助CCD相机实时监测共点和同时信号
自2013年我国政府颁布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PM2.5浓度呈现整体快速下降趋势,但由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缺乏有效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氨气等排放管控,NO3-、VOCs和氨气的浓度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臭氧浓度在诸多地区近年来迅速上升,大气氧化性在显著增强。这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组成的变化也势必会影响我国大气气溶胶尤其是二次气溶胶(SOA)的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是电子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汽车工业进一步融合的成果。以智能化、网联化作为自身的技术特点与发展方向,致力于提升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驾驶辅助技术以及安全保障机制。但新技术、新系统引入的同时,也可能会因为其自身系统设计及软硬件失效等带来额外的安全性问题。这些安全性问题得不到妥善的分析与
钢铁产品运输经历了几十年的粗放式经营,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大量货运代理的存在,而运输价格恶性竞争又造成了大量超载现象。为了解决上述痛点,不少互联网运输平台企业风起云涌。各大互联网运输平台企业寄希望于通过模仿滴滴打车的模式,实现货车和货的无缝对接来取得成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各大互联网运输平台发现虽然解决了运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部分解决了回程车运输的问题,但依然解决不了由于价格恶性竞争而导致超载严
为加强环评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实施效力,推进环评制度后续监管与改革,生态环境部门提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新要求。本研究梳理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阶段涉及的环境监管内容,通过重点提高事中与事后阶段涉及的排污许可制度和环保验收制度的有效实施,来保证事中事后监管效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访谈收集梳理环评事中事后监管现状,采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厘清事中事后监管中各方存在问题,并构建问题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坐热舒适性问题开始得到汽车制造商及消费者的密切关注。乘员舱热环境直接影响着乘员热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其分析结果也能为营造舒适的车内热环境提供依据和指导,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热舒适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以冬季乘员舱热环境为研究对象,对车内热流场进行测试,并建立考虑人体热调节的乘员舱热环境瞬态仿真模型,以讨论空调送风参数对乘员舱热环境的影响,并针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零件,其表面残余应力对其服役环境下的疲劳寿命影响巨大。为了满足叶片的性能需求,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叶片的制造中。而表面残余应力对于钛合金叶片的疲劳寿命、屈服极限、强度极限等都有着重大影响。因为砂带磨削具有冷态磨削和柔性磨削的特征,所以目前在工业上常利用砂带磨削来对航发叶片等钛合金构件进行最终表面处理以调控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实现对表面残余应力的控制。因此,掌握砂带
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在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控制中,往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转子的位置和速度。由于位置传感器工作环境复杂,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动力失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位置传感器失效时,驱动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进行研究,以提高控制系统容错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对低通滤波器结合锁相环组成的位置提取系统进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氢气作为主要的动力源,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排放,零噪音,因此是目前应对全球变暖,解决石油枯竭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其具备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个动力源系统,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以实现行驶过程中动力输出功率的合理分配。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鲁棒性强,可在线应用但十分依赖工程经验,对行驶工况敏感且适应性差;基于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能力强,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工况但存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