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园林做为“人造自然”的典型代表及重要的人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人崇尚自然、向往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今学术界对于传统园林的相关研究一直未曾停下脚步,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在空间构造之中蕴含着的建筑规律性的探索,是本论的最初的研究目的与出发点。本论是笔者试图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相结合,在分析过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分布及园林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基础性研究。首先,本论在分析过往的学术成果之中获取中国传统园林的相关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现场资料进行收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图进行再绘制,配合所得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位置分布、历史脉络进行一次整体性的分析。其次,结合笔者所绘制的传统园林平面图,对中国传统园林平面构成要素当中的最外围墙、园林建筑、园林水面、园林连廊、园林桥的平面进行建筑学式的分析,并呈现出不同地区及不同始建年代的中国传统园林在平面构成要素上表现出的共性与特性。最后,结合现场调研所获取到的资料,对中国传统园林当中的连廊、亭子、洞门、漏窗、桥、隔墙、船舫、铺地这些具有独特性的建筑要素进行构造与样式的分析,分析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建中国传统园林在建筑构造之上的共性与特性。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梳理与分析,试图总结出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始建的传统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特征,这也是本论的一个主要宗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对现存的园林当中山石及植被的资料收集尚不充足,故本论暂将研究视点放在对园林内建筑相关的构成要素之上,山石及植被对园林空间的构成影响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