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一种住房保障制度,自1991年首先在上海试点推行以来,经过不断地推广和实践,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住房商品化过程中促进了职工住房消费自我累积机制的形成,提升了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改变了我国的住房分配格局,对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以及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具有深远的意义。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较短,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其合理性及制度的运行效率。因此,论文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入手,并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影响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的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论文围绕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问题,以政府干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互助理论为指导,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效率分析为主线,以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为目标,深入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首先,对国外住房金融制度以及国内已有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探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制度特性以及运行机制,并对论文研究的运行效率进行界定。继而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制度本身方面、管理方面、运行方面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评价模型,进而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全国层面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较高。区域层面分析主要选取了33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区域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率的规律性,即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平均水平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高于一线城市。同时,通过分析得到一线城市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模已趋于稳定,改革重点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对公积金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二线城市改革重点是继续扩大制度覆盖面,同时也要在输出方面进行优化;而三线城市公积金制度未来的重点是,进一步推广住房公积金制度,让更多的城镇职工受益于公积金制度,实现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最后,论文从制度设计、管理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方面提出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效率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