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元影响,改变了河川径流的天然状态,导致流域水文过程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使某些水文要素样本序列在变异点前后的概率分布规律发生变化,因此给水文频率分析计算带来困难,直接影响到流域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利用,是工程实际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渭河流域关中段就是典型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人们通过修建水库、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调控,以解决供需水矛盾。这种大规模的水事活动,对河川径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调控能力,改变了河川径流的天然状态。同时,土地开发、水土保持等一系列大规模生产活动,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引起了河川径流情势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研究区域的河流水量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呈明显递减趋势,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流域水量减少更加显著,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为了进一步掌握渭河流域水量变化的规律,用正确的理论方法进行模拟或预测,指导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防洪减灾对策研究和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另外,也为其它流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因此,对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的诊断研究有着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在总结归类现有10多种水文过程变异点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找出比较简单、实用而有效的方法—滑动秩和检验法,对渭河流域关中段6个水文站1956-2005年的年径流序列进行检验分析,得出各站径流序列变异点的数量与位置,结果表明滑动秩和检验法对于非正态分布水文序列的多参数变异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论文经过分析论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滑动秩和检验法对渭河流域关中段径流过程变异点诊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最优信息二分割法诊断效果较差。(2)渭河流域关中段干流林家村站、魏家堡站存在两个变异点,50年径流序列可分为1956-1970、1971-1993、1994-2005三段。(3)咸阳站、华县站也存在两个变异点。50年径流序列可分为1956-1968、1969-1993、1994-2005三段。(4)主要支流泾河景村站、北洛河状头站存在一个明显变异点。径流序列分为1956-1993,1994-2005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