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车、路、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实际上是各要素之间统一协调作用的结果。丘陵区双车道公路是指地处丘陵区的二级以下(含二级)公路,其道路交通安全条件具有行驶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交通安全设施保障程度不足等特点,因而成为国内外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交通安全评价以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为中心,从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事故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度入手,对道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评价。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而言,还缺少对丘陵区双车道公路进行评价的方法,即缺少相关计算公式及评标体系。所以本文为此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本文参考已有的基于运行速度的线形评价指标和方法,提出丘陵区双车道公路以运行速度为基础的线形评价体系,即连续性指标(△V)、速度差指标(V85-Vd)、减速度指标(K)、平均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Vavg-Vd)、运行速度变差系数(Cv)以及综合前5个指标的道路安全系数C。这一体系以道路的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为评价准则。
通过分析丘陵区双车道公路的特征,研究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运用筛选试验方法选出影响运行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考虑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对运行速度影响的规律。然后根据实测的运行速度值的合理选取,研究曲线半径、道路纵坡、圆曲线长度对运行速度的影响,并分别得出这3个因素对与运行速度的函数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运行速度基于曲线半径、道路纵坡和圆曲线长度的预测模型,并以精度分析及实测运行速度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最后,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北京市房山区周张公路的实际线形,采用文中建立的运行速度模型及评价标准与方法,给出了实际的评价,并收集近年来的事故资料,以验证评价的可信度。实践证明文中所建模型及所得结论对类似的丘陵区双车道公路的线形设计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