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调查报告大量涌现。现有的研究涉及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和成因,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主要强调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教学效能等。本文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以查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最新趋势,以及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为有效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对策。本研究首先以马勒诗(C. 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为蓝本,根据调研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形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从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对安徽省C市5所中小学195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整体上C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严重,但倦怠趋势明显。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无显著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教龄差异、学历差异、婚姻差异。初中教师去个性化程度高于小学教师,高中教师成就感低于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弱;教龄6-10年的教师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比教龄11-15年的教师更为严重,教龄16-20年的教师去个性化程度高于教龄11-15年的教师,教师执教到6-10年以及16-20年职业倦怠程度最为严重;大专及硕士学历的教师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都比中专学历的教师严重;未婚教师成就感明显低于已婚教师。本研究接着采用李冰的“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上述195名教师继续进行调查,就诱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学生、工作负荷、职业发展、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技能、教育改革及安定感、教师人格等8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统计显示,对教师职业倦怠最具诱发力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其中,导致教师情感衰竭的关键因素依次是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导致教师去个性化的关键因素依次是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和学生因素。基于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有效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对策,其中包括:创造良性社会支持网络和优质教育环境;树立健康的工作态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探索教师“减负”之路,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其他文献
<正> 一、山西首次发现早期的城址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7.5公里的陶寺村,这是一处闻名全国的古文化遗址。它处于较平坦的半丘陵地带,背靠培儿山(古称崇山),面临汾河,总
核心力量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的一种,指利用各种训练器材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力量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经过研究并取得一定效
<正>车马坑是古代墓葬的一种陪葬坑,依据坑内埋葬内容不同,又可以区分为车葬坑、马葬坑和车马合葬坑三种类型[1],本文讨论的车马坑主要是指车马合葬坑。车马坑随葬的丧葬习俗
随着公路旅客运输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地位不断增加,公路旅客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法逐渐体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在公路旅客运输量调查中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不仅能获得科学、有效的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治国家,符合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从辩证唯物主义视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来源发展进行全
土壤年龄与各种成土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环境变化、地质学评估、考古研究均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土壤样品所处环境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在土壤年龄
从目前的油田开采情况来看,因为之前的石油开采量过大,使得地层中原有的石油含量急剧下降,地下水位升高,油田高度下降,采用传统的自喷井形式进行原油开采显然已经很难适应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社区建设和管理成为我国城市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在信息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居住小区开始具有一
“女性电影”是西方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与女权运动紧密相连的,此类研究的兴起与政治有相当大的关联。作为女性主义者用来批判现有体制的工具,此类电影十分强调的女性独立意识
居民出行调查是指在调查区域内,对一定比例的市民一天内的出行特征(如出行强度、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起讫点等)、家庭属性、个人属性的调查,从而掌握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