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wei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1978年的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的制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促使信息交流更加高效、要素流通更加便捷、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自从创新在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得到关注后,关于创新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制度环境对创新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却尚未明确。有别于已有大多数文献中判定的制度对创新是线性影响的结论,本文认为其对创新的影响方式更合理的描述是非线性,而且不同地区受自身地域特征或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受制度环境的影响也会不同。本文以“市场化”为创新环境的量化描述,就市场化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做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并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为分样本,研究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性。  文章实证发现市场化的四个方面——“非国有经济发展”、“要素市场发育”、“产品市场发育”以及“法律制度环境成熟度”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都是呈“倒U型”曲线,这意味着市场化程度的增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这种促进影响会减弱。具体的:(1)总的来看,市场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市场化各分项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呈“倒U型”;(2)东部地区,市场化的四个分项中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成熟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而要素市场发育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U型”;(3)中部地区,非国有经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对区域创新绩效呈“倒U型”,而法律制度环境对其影响呈“U型”;(4)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对其影响呈“U型”,法律制度环境对其有显著正向促进影响;(5)市场化对创新绩效的两个方面——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都是呈“倒U型”,其中非国有经济和要素市场对纯技术效率影响更大,而产品市场和法律制度环境对规模效率的影响更大。  通过基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理论分析和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地区为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本文系统地厘清了市场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方式及其区域差异性。基于“倒U型”影响方式和地区差异性等主要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市场化建设应当是“有管理的市场化”,即政府适度管控下的自由市场化,并进一步地从“有序推进市场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针对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房地产产业作为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其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稳定。面对房价暴涨,政府对地产不断的进行调控。对房地产过早、过迟的实施调控政
随着我国民航机场规模的扩大和旅客运输量的增加,如何提高民航飞机运行安全与运行效率成为我国民航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航空器除冰雪问题已经酿成多起空难,并成为冬
国际保理通过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评估、信用额度销售控制、账款催收与账户管理、预付款融资与坏账担保等多种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了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用和信用风险问题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企业为了最大化税后利益,在纳税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较大的逃税动机。随着税源变化的日趋复杂,企业避税手段呈多样化、专业化、隐蔽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国内仍然存在大量税源不能转化为税收的情况。此外,随着税源的急剧扩张和税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种应用信息库中存储着大量的涉税信息,但目前的系统在发现数据间存在的关联性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此如何将这些数据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通过发挥政府职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
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是指资产价格有回到其长期轨道的趋势,一定时间间隔下的资产回报存在负相关,投资者可以利用该信息获得超额回报。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