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风湿关节炎RA(尪痹)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的一种疾病且预后较差,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病报道,在我国以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因此RA的预防、治疗有着重大意义。长期服用西药,副作用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RA(尪痹)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的一种疾病且预后较差,该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病报道,在我国以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因此RA的预防、治疗有着重大意义。长期服用西药,副作用往往比较大,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加大了患者的病痛。现在不少患者关注到采用中药治疗RA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也有很多文献表明现代中医治疗该病具有确切疗效。 导师吉海旺教授是陕西省首届名中医,硕、博士生导师,先生博读医籍,精通中医理论精髓,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尤其是在风湿病的研究领域中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树颇多。导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起病较缓、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点,肾虚是发病的基础,外邪侵入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疲血阻络为其病理基础。这里所说的“外邪”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含寒冷、潮湿等不良环境因素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病毒等因素。肾虚既包括先天T赋的缺陷,也包括免疫功能的紊乱。提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肾为主,补肾填精以益先天、补肾健脾以养后天、补肾滋肝养阴柔筋、补肾养血充实营卫、补肾温阳活血通络的学术思想。吉教授根据多年的经验,通过中医理论的辨证,将RA分三期诊治,虚淤同治贯穿始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的临床研究,采用吉海旺教的经验方—补肾祛风通络方治疗反复发作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以证实补肾祛风通络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反复发作期的RA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治疗组口服甲氨蝶呤片7.5mg/周,配以经验方-补肾祛风通络方冲服,对照组单纯口服甲氨蝶呤片7.5mg/周,3个疗程(12周)后统计两组的治疗结果,总结其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研究结束后统计结果示:疾病疗效—治疗组为93.10%,对照组78.13%,中医证候—治疗组有效率89.6%,对照组有效率71.9%,两项经检验结果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疼痛水平、晨僵时间、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平均握力两组治疗前后相比较结果均为P<0.01,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水平、肿胀个数相比较P<0.05,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平均握力两组治疗后相比结果均为P>0.05。两组所检测的ESR治疗前后对比均(P<0.01,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P>0.05,两组CPR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为P<0.05,两组治疗后为P<0.05;两组治疗前后RF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晨僵评分、腰膝酸软评分经统计结果均为P<0.05,压痛、屈伸不利、神疲乏力评分经统计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三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组可显著改善反复发作期RA(尪痹)的临床症状(疾病疗效、中医证候),有效降低ESR、CPR、RF。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晨僵、肿胀、腰膝酸软评分指数经统计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也比对照组少。应用补肾祛风通络方配合口服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期的RA(尪痹)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且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摘 要: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当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语言应该有所改进,形成独特而新颖的历史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把口语作为课堂语言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已经到来,历史教学应该让课堂语言变得更具吸引力。 关键词: 新
摘 要: 高效课堂历来是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教师往往畏首畏尾,不敢大胆尝试,生怕影响到教学效果。只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者从利用导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巧用插图,启迪学生的思想成长;精设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依靠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 高效历史课堂 利用导入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工作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推进力度应当更大,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中,尤其要注意克服教学空间狭隘、教学模式陈旧等方面的弊端,延伸与拓展课堂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多措并举地提升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三个“转变” 提升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成效提升不快的问
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创新教育。而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多个渠道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我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类比同化概念,实现高层理解 把新概念与原知识结构中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加以类比,有利
摘 要: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程理念下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质性变革,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应注意自身行为的五个转变:一、变“讲”为“演”;二、变“导”为“辅”;三、变“统”为“分”;四、变
【摘要】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语言的认知分析,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主要就是从人的心理感知角度来分析语言现象。古人是根据生活体验和社会需要,运用认知能力来造字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力部字的排列、说形与释义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隐喻、意象和图式的概念。 【关键词】范畴;隐喻;意象;图式;“力”部字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年间,
摘 要: 在地理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民主和谐的课堂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性状态,并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和谐课堂 民主课堂 转变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地理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地理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
摘 要: 有效教学注重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探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有效教学 现状分析 发展措施 一、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产生的一门科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