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翻译过程研究都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从事翻译过程研究的学者远不如从事翻译产品研究的学者多。究其原因有二:一、霍姆斯(James S. Holmes)将翻译过程等同于大脑的语际转化机制,大脑的复杂性使学者们望而却步;二、学者们没有找到合适的理论工具,难以有所突破。国内外的学者都已经习惯将翻译过程默认为语际转换的过程,因此将翻译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语际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上,即霍姆斯所说的“黑匣子”的运作过程。英国伦敦中央理工大学语言学院的罗杰·贝尔(Roger T. Bell)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而进入这个黑匣子,通过内省法(即审视自己的内心)建立了一个翻译过程,他于1991年出版的《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在语言学的基础上用图表描述了单语交际、双语交际和文本转换的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给翻译过程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却又陷入另一个困境,即与实际翻译活动脱钩。如果我们将翻译作品看作是一种产品,它也具有和其他行业(如工业)的产品相似的生产流程图,不同之处是翻译作品的核心工艺为人的大脑对双语的转换机制,但翻译行为不仅限于语言的转换。让我们暂时将关注焦点从翻译过程的核心工艺即语际转换移开,把整个翻译产品的生产流程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我们发现翻译生产流程涉及很多环节/步骤,语际转换仅仅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语际转换也会受到翻译生产流程中其他环节的影响。影响语际转换的除了原文之外,还有一系列因素——翻译行为参与者、接受者、翻译目的、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译文的功能。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观点来看,翻译行为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的目的即生产具有一定功能的译文,因此预期的译文功能是翻译生产的核心限制因素,研究翻译过程必须将影响译文生成的限制因素纳入研究范围。本论文从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出发,在厘清翻译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翻译过程研究的纵向和横向范围,然后建立起功能翻译过程模式,描述翻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并对影响译文生成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了分类,解释这些因素在哪个步骤以何种方式影响翻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