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在我国正式的法律法规等文件中没有被明确地认可,相比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合理使用,对于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理论分析等也起步较晚,国内理论界对于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分析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司法实践领域,中央及地方等各级法院判定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均以自身对于指示性合理使用的理解出发,没有形成司法实践中统一并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标准,影响第三方行为人通过现行生效的法律法规文件及有公信力的司法判决对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作出合法、合理预估,从而避免法律风险。指示性合理使用属于商标合理使用的一种类型,而商标合理使用是构建商标权限制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如何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并从立法与司法实践角度建立健全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制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我国互联网经济近年发展迅速,已经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其中不乏头脑灵活的人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牟利,经营手段及利润变现方式是传统实体经济环境中不常使用或不会出现的行为类型,如时下流行的自媒体、直播等。如何认定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并通过分析电子商务领域特殊的商标使用行为类型,论证电子商务中指示性合理使用应适用的标准,并从立法及司法角度构建指示性合理使用体系,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电子商务和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立法及司法比较研究,将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传统认定理论推演到电子商务环境中几种特殊的商标使用行为类型中,对特殊的商标使用行为类型展开是否构成传统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分析,分析了电子商务领域商标侵权的特点,阐述了电子商务环境与传统实体经济环境的异同之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标使用行为更为复杂,其行为是否构成指示性合理使用不仅存在认定上的难题,司法实践中亦存在可行性与实际操作性方面的难题。本文讨论了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概念、认定标准及电子商务领域特殊的商标使用行为类型。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中部分行为性质难以定性的商标使用行为,对完善电子商务领域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制度提出立法建议,以及法院在审理电子商务领域环境中商标侵权纠纷时应当具备哪些特殊性。具体而言,本文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具体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章节,具体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背景、分析了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及涉及电子商务环境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电子商务中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概念及内涵,列举了几种电子商务领域中特殊的商标使用行为,并对商标使用行为是否成立传统环境中的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展开分析,总结了电子商务中商标侵权的特点。第三部分对我国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包括立法现状及司法实践等,总结司法实践中指示性合理使用认定适用的标准,并分析我国的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立法及司法问题。第四部分总结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对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情况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第五部分针对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立法及司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且可行性高的完善建议,同时结合电子商务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电子商务领域应当适用的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认定标准及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