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毒性气体污染加重,不但影响人体健康,同时严重污染了环境。针对于我国目前脱磷工业的现状,本文依托类芬顿处理水中污染物,以及Lo-cat法脱硫工艺,在对基础工艺进行优化的同时,采用类芬顿技术对磷化氢气体进行氧化净化。实验对类芬顿脱磷体系的初步构建进行了探究,结合实验结果得到了体系的基本构成组分,并对其脱磷机理进行了探究。考察不同的工艺参数(温度、各组分浓度等)对脱除效率的影响。同时对体系稳定性进行考察。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氧化还原电位探针、离子色谱法对脱磷液进行一系列表征。最后考察了纳微气泡与类芬顿协同后脱磷效果。得到以下结论:1、体系的构建需要Fe3+-EDTA为催化剂,H3PO4为抑制剂,H2O2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为氧化剂,以作进一步探究;2、Fe3+与EDTA摩尔比1:1为最佳,其浓度范围应该为0.147~0.294 mol·L-1之间,H3PO4初始浓度不超过30%,H2O2初始浓度维持在1.47 mol·L-1左右最为经济。温度对于类芬顿体系影响最为明显,需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40~45 ℃之间;3、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主要产物为磷酸,并没有其他副产物生成。脱磷液中含有少量Fe2+,表明络合铁不仅作为催化剂,同时还参与反应。体系中络合物EDTA在脱磷过程中发生了降解;4、通过多塔串联可以有效提高脱磷效率。而组合体系对磷化氢有一定的脱除效果,证明降低类芬顿体系脱磷经济成本的可行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