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新的海洋细菌及其灵菌红素产生条件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easehe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研究了一株新的产灵菌红素(prodigiosin,PG)的海洋细菌--红色海杆菌(Rhodomarinobacter s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一些性质.描述了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优化了该菌产生PG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对其产生的PG进行了分离纯化,最后对PG的物化特性和抗菌性及对几种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红色海杆菌生长需要Na<+>,光照对菌体的生长和PG的产量有影响.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8℃,在20℃~23℃时菌体可产生蓝色物质,35℃~38℃时菌体为白色,产生灵菌红素最适生长温度为27℃.对该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用MTT法测得PG对人胃腺癌细胞MCG803的IC<,50>为0.62μ g/mi,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为0.45 μg/m1.5 μg/ml的PG处理MCG803细胞24h,用Hoechest33258染色,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电泳),观察到MCG803凋亡细胞基因组的降解.用2.5及5 μ g/ml的PG处理MCG803细胞24h,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比率由未经化合物处理时的4.2%上升到14.5%和20.6%.鉴于2.5 μ g/mlPG处理MCG803仅24h,绝大部分细胞已溶胀破裂死亡,故初步判断PG对MCG803的细胞毒性作用,诱导凋亡不是其主要的方式.PG的作用还能导致MCG803周期细胞比例的改变.从该菌株代谢物分离得到的蓝色物质对MCG803的IC<,50>为4.6 μ g/mi,对BEL7402的IC<,50>为6.8 μ g/mi.10 μg/mi的蓝色物质处理的MCG803细胞,24h后即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核形态及基因组的降解.用5,10,20 μ g/mi的蓝色物质处理MCG803细胞24h,其凋亡细胞比例由未经处理的4.2%上升到10.1%,63.4%,70.7%.因此初步判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其发挥细胞毒作用的主要方式.蓝色物质的作用还能导致MCG803周期细胞比例的改变.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大鼠可卡因自身给药动物模型,研究了具有独特多巴胺D1受体激动-D2受体拮抗双重作用的中药延胡索提取物左旋千金藤啶碱对大鼠可卡因成瘾和复吸行为的影响;采用青少年期
本研究以SD(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压舱模拟低压低氧的方法研究低氧暴露对大鼠摄取奖赏性食物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低氧暴露后HPA轴活性及焦虑行为的作用;探讨
本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急性分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Ih电流的生理特性以及缺氧对Ih电流的影响。在电压钳模式下,Ih电流可被细胞外灌流的1mM/L的CsCl完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