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清洁空气立法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启示分析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ongdaxigo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经不能满足治理现阶段大气污染问题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创新是一切新事物的灵魂。而缺乏了与时俱进与制度创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如今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时加大了执法难度,限制了执法手段。因此,修改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从法律层面上更好的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2014年4月24日,新《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同年12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草案”重视从污染源出发,强调全民参与,细化了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提出了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模式以及区域联防联控规定,同时对于无证、超标排放和数据造假行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处罚力度。此次修订草案可谓是近些年来对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研究的集大成者,许多热点争议问题在草案中均有体现,例如政府环保责任的加强,排放总量控制,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以及违法行为处罚措施的健全完善。虽然新法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一些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空白,但是仍有值得完善和加强之处,例如明确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地位,细化移动源控制制度等。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梳理,在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以及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框架内,总结现有法律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暴露的不足和缺陷。其次,从美国清洁空气立法实践出发,整理归纳政府职责、区域协作、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以及移动源控制等相关制度,总结立法实践经验并得出启示。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大气立法制度构建的建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所选择、有所适用地借鉴国外优秀的立法经验。
其他文献
“植物达人”的责任心。今年31岁的杨晓洋出生在河南安阳,在农村长大的他,对植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羊时,杨晓洋经常观察野花野草的生长,“就是默默看着,我就
<正>自2016年开始,我国三北工程建设2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并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以及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及工作督导,并且我国北方地区造林绿化苗木生产规模累计超过10
根据费伦纽新条分法表达式,利用微积分原理,导出其解析解,将大量条分转化为只要求出几个特征角代入解析解即可,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经对比,条分法与解析解计算基本一致,解析解便于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相继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我国接连遭遇到诸多反倾销案,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中国如何导致数额巨大的贸易顺差?本文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情。伴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与企业养老负担加重,国家社会保障资金压力增大,养老和健康服务矛盾愈加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大数据进行设备管理已经成为提高设备管理绩效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这样的实际需求,针对大数据与设备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在企业利用
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来,各级纪委反复强调要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多下功夫,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本文通过运用归纳总结方法,就"第一种形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