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冠通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人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慢性病门诊病人60例符合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成冠通方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冠通方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冠通方煎剂,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及气虚血瘀证评分量表评分情况,12导联心电图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情况、血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肝肾功能基础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等指标,对比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各指标变化。结果:冠通方组治疗后心绞痛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60.0%,冠通方组治疗后心绞痛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冠通方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在躯体活动受限情况、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治疗的满意状况、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四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冠通方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心绞痛的稳定状态方面较治疗前改善,但冠通组和对照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主要症候胸闷、胸痛的疗效方面,治疗后,冠通方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血瘀证次要症候心悸、气短、乏力、面色紫暗的疗效方面,治疗后冠通方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通方组治疗后硝酸甘油减停率55.17%,对照组治疗后硝酸甘油减停率42.85%;冠通方组治疗后心电图有效率72.41%,对照组治疗后心电图有效率50%;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减停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下降,冠通方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升高,冠通方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冠通方组APTT延长时间大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冠通方组患者hs-CRP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冠通方组IL-35患者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通方能减轻气虚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及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延长APTT。2、冠通方能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情况。3、冠通方能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候症状。4、冠通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能使患者血清中IL-35水平增高,hs-CRP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