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些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文化+”等政策背景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2017年,北京市人均GDP高达19105美元,已经形成非常稳定的以文化精神需求为主导的消费结构。这些都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市新经济增长点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供给侧改革,全国各省经济面临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市不仅需要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而且要求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其产业链的关联作用,带动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众多产业的转型和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同时,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2015)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7)都明确指出,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和协作的发展理念,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带动能力,进而增加其对首都经济增长的先导性、关联度和贡献率;因此,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和政府政策导向,本文从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的视角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市经济的影响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为大前提,对北京市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42部门进行分类、筛选,重新界定了本文的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并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支撑,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反映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的几个测量指标,分别是前向关联效应对应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安全分配系数,后向关联效应对应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以及产业波及效应对应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果显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众多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都较大,说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具有紧密的产业关联性,可以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自身的完全分配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也较大,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内部关联性,可以进一步促进其集聚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值都偏小,说明其产业波及力度不大,波及效应还未得到充分释放,可以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增强品牌竞争力,并不断推进产业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