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国税部门税收风险防范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zhe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所导致的重复性征税问题,促进产业发展与升级,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5月1日将全面实施“营改增”①。至此,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营改增”在历经5年后所有营业税纳税人都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后,国税部门在原有征管力量保存不变的情况下,面临的税收风险愈发严峻。首先,“营改增”改革所涉及行业在经济社会全行业中占较大比例,对于各级税务部门税收整体规模和提高全行业征管水平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营改增”行业的经营模式相对复杂,市场上增值税开票源多、抵扣链条长,加之新增“营改增”纳税人面对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的差异,需要适应和调整,税收征收管理面临更多挑战,由此引发的税收风险将直接影响到“营改增”的实际效果。其次,增值税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其税收收入规模约占我国全部税收的30%以上,建立国内完善、国际先进的增值税制度离不开税收风险管理,尤其是我国当前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加强增值税风险防范对于加强全税种税收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改革目标能否实现,甚至影响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成效。第三,打击涉税犯罪、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税收风险防范作为对税收风险管理的事前控制,能够及早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准确找到应对策略,达到提高征管效率、降低税款流失等目的。最后,在全面推行“营改增”背景下,税收执法风险、廉政风险和税收舆情风险都处于相对高发期,对征管改革、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国税部门形象提出了新挑战。深刻认识、积极防范“营改增”后的各种税收风险,成为现在国税部门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阐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依托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税收风险的定义、分类及相关理论,对“营改增”后税收风险防范工作有整体的了解。然后以T市为例,分析“营改增”工作的开展情况,进一步分析“营改增”后存在的税收风险、防范措施、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从实施专业化管理、构建税收共治格局、优化税收法制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使国税部门达到防范税收风险的目的,让纳税人和全社会充分享受“营改增”改革红利。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与伊班膦酸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2005年1月-2010年1月201例乳腺癌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