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症是以广泛和持续的焦虑、睡眠障碍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性障碍。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心理治疗、针灸等方法,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观察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但其可靠性不足70%,采用倾向评分法可以有效矫正各种影响因素对效应变量的影响,可明显提高其可靠性,且不受伦理因素的影响,具有研究步骤规范,易于理解,操作简单,使用广泛等特点。目的本论文对导师范军铭主任医师所申报课题:《中医综合治疗焦虑症临床方案优化及疗效评价研究》前期收集病例,进行阶段性、探索性分析,探讨采用非综合治疗方案和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有无差异。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2014年2月—2014年12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志科第一诊断为焦虑症的患者,以第1次治疗时间为起点,以治疗8周结束后为终点,每两周对就诊者进行一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匹兹堡睡眠量评分评定,观察量表各项分值变化;如实记录患者治疗方案,通过不同治疗方案将就诊者分为非综合方案治疗组(A组)和综合方案治疗组(B组);观察结束后根据病例是否脱落将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分为全分析集(FAS)和符合方案数据集(PPS);通过CMH2、CMH3、t检验、协方差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观察非综合治疗方案和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本课题共纳入病例数55例(A组29例,B组26例),脱落病例13例(A组7例,B组6例)。最终FAS数据集纳入55例(A组29例,B组26例),PPS数据集纳入42例(A组22例,B组20例)。1、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积分及疗效分析:FAS分析人群:A组HAMA量表积分由治疗前21.10±4.30下降到治疗后10.13±5.99,治疗前后变化值为10.96±6.56,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B组HAMA量表积分由治疗前23.07±4.06下降到治疗后10.23±4.44,治疗前后变化值为12.84±4.57,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A组总有效率为82.76%,B组总有效率为92.31%,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分析与FAS分析结果基本一致。2、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积分及疗效分析:FAS分析人群:A组PSQI量表积分由治疗前12.51±6.09下降到治疗后7.93±5.33,治疗前后变化值为4.58±4.27,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B组PSQI量表积分由治疗前16.23±3.66下降到治疗后9.92±4.33,治疗前后变化值为6.30±4.00,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A组总有效率为75.87%,B组总有效率为69.24%,组间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分析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AS分析结果存在差异,考虑因病例脱落引起。结论1、两种治疗方案均能降低汉密尔顿量表积分;2、非综合治疗方案和综合治疗方案疗效对比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