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华贸易与FDI的关系研究(1992—2006)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06年,韩国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四大直接投资来源国。   为了判断韩国对华FDI与中韩进出口贸易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关系,本文建立了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的基本框架,采用1992-2006的年度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Granger因果走向。   本文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贸易变量与直接投资是协整的,协整方程显示,1992-2006年间,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和中韩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韩贸易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的互补关系。韩国FDI流入对中国从韩国进口产品有相对更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判断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中韩贸易中中国产生巨额逆差的重要原因。   中韩贸易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表明,贸易与投资之间并未显现出显著的因果关系,三个双向关系模型中,直接投资仅对进口和贸易总额呈现10%显著性水平下的因果关系,而进口、出口、贸易总额对FDI均无显著的短期和长期的因果关系。   结论说明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在长期中促进了中国从韩国的进口,但反过来进口的增加对促进FDI的流入没有作用。投资与进口有短期正向的因果关系,FDI对进口的促进作用需要一定时间。   中国对韩国出口和FDI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说明韩国对中国投资不属于“贸易引导型”投资,而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也不属于“投资引导型”。   通过本文研究还发现,虽然R本、美国、韩国同为中国前十位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但是投资与贸易之间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
其他文献
在城市化经营和招商引资的号召下,大量土地以征地之名转化为商业用地,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圈地热”,致使农民在失地前后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一方面其失去
当前,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汇储备的问题日益突出。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长,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了我国的对外偿付、调整对外收支和稳定经济波动的能力。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