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际关系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人际交往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活动,高中生的人际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关键时期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但由于家庭、学校、社会、自我等原因,高中生渐渐地不会交往、不敢交往,出现一系列人际交往障碍,这对他们进入大学后的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刚入校的大学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都使得大学生与高中阶段相比,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由、与人交往的机会和空间,人际关系也出现了多向度、多层面的变迁,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独立化等特点。本论文首先阐释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词源学含义,并对人际关系的本质展开叙述,引入西方先进的人际关系理论,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高中生人际关系作出概念界定,本论文侧重狭义概念下的学生人际关系定义,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其次通过设计详尽的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对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得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基于对比分析,重点探究了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生人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来自于学生主体成长、校园环境、学生的学业目标及师生间关系四方面。最后,结合所学的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提升大学生校园人际关系提出现实性的建议,一方面,无论高中生还是大学生,他们的首要任务都是学会如何改善自身的素质、优化自己的人际认知模式,同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指导下,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咨询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此外,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强而有力的制度管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都可以促使学生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实现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