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近视程度的人群在相同的调节状态下眼前节结构参数包括前房深度、前房开放距离、与暗瞳直径变化存在的差异进而探讨近视发展与眼前节参数的互为因果关系。
方法:
收集眼屈光状态稳定者25人(50眼),左右眼比例约为1:1,平均年龄24±2岁(22~26岁),其中正视眼(平均屈光度+0.02±0.30D)10例,低度近视眼(平均屈光度-1.84±0.56D)20例,中高度近视眼(平均屈光度-4.70±1.24D)20例。所有被试者行主觉验光、调节幅度测定后,将视标设在12.5cm、25cm、40cm处的分别进行双眼交叉柱镜FCC法测定、作图得出要诱发眼前节3D、6D调节状态所需的调节需求值。利用眼前节OCT测量在眼无调节状态、3D调节状态、6D调节状态时的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及瞳孔直径,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在各眼调节滞后测量结果提示,调节滞后量正视组和低度近视组的差别不大,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除了在2.50D调节需求下正视组与低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与中高度近视组无显著性差异t=0.26,(P>0.05);在4.00D和8.00D调节需求下,正视组和中高度组有显著差异,分别是t=-2.88(P<0.05)和t=-3.77(P<0.01),而在其组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②调节需求越大,调节滞后越明显,平均调节滞后增大值如下:在2.50D至4.00D调节时,调节滞后增长量为0.34±0.27D;在2.50D至8.00D调节时,调节滞后增长量为0.90±0.50D。
③在减少调节滞后量影响之后,眼前节各参数变化仍有一定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随着调节变化前房深度变化程度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3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3.99,(P<0.01),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6.32,(P<0.01);在6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3.37,(P<0.01),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8.76,(P<0.01)。近视度数越深其变浅值越大,调节量越大前房深度越明显。
④暗瞳直径的变化值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3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3.28,(P<0.01),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7,22,(P<0.01);在6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4.79,(P<0.01),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14.61,(P<0.01)。3D幅度时近视程度深的组瞳孔变小值较大,6D幅度调节时近视程度深的组变小值较小。
⑤前房开放距离的比较中,AOD500的变化值的比较:在3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1.48,(P>0.05),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0.23,(P>0.05);在6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1.42,(P>0.05),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1.20,(P>0.05),无显著性差异。AOD750的变化值的比较:在3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2.37,(P<0.05),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0.62,(P>0.05);在6D调节状态时,Ⅰ组与Ⅱ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3.43,(P<0.05),Ⅱ组与Ⅲ组配对t检验结果为t=0.46,(P>0.05),可以看出正视组和近视组之间有一定差异,而近视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在由调节因素引起的稳定性近视人群,他们的调节滞后量在通常情况下虽然有差别,但与近视程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在大幅度的调节状态下正视人群和中高度近视的人群还是存有相当的区别,近视程度深的人群调节滞后量大。减少调节滞后因素影响后,在眼前节结构上仍有差异,近视程度深的人因为调节前房的变浅要大于正视及低度近视人群,而暗瞳直径在低调节幅度时近视程度深的组瞳孔变小值较大,高幅度调节时近视程度深的组变小值较小。前房角随调节而出现的变化幅度各变化主要受虹膜表面解剖结构影响大,晶体变化影响较小。